摘要:中国营养学会2023报告把坚果、油炸、酱料、加工肉列为“隐形油”四大天王,不是吓唬人,是拿数据拍桌子。718大卡这个数字背后,是脂肪占果仁75%的重量,吃进20克就捞进15克油,一天一把,一周就多出1050大卡,相当于多吃了四碗半米饭,一个月就是18碗,不胖才
一碗米饭热量220大卡,100克夏威夷果718大卡,等于把三碗米饭压成一口塞进嘴里,嚼得再香,体重秤也不会骗人。
中国营养学会2023报告把坚果、油炸、酱料、加工肉列为“隐形油”四大天王,不是吓唬人,是拿数据拍桌子。718大卡这个数字背后,是脂肪占果仁75%的重量,吃进20克就捞进15克油,一天一把,一周就多出1050大卡,相当于多吃了四碗半米饭,一个月就是18碗,不胖才奇怪。
油炸更狠。实验测一根50克油条吸油率30%,15克油直接下肚,再碰上高温反式脂肪酸,肝脏加班分解,代谢速度掉一成,等于把脂肪锁在身体里。薯片更绝,100克含脂肪35克,一包下去,跑步机上得蹦跶一个半小时才能烧完,很多人连十五分钟都坚持不到。
酱料是冷面刺客。西餐厅里一勺芝麻酱20克,120大卡,拌一份沙拉再淋两勺,240大卡轻松入口,比可乐还凶。更隐蔽的是糖分,部分沙拉酱糖占比12%,脂肪加糖双通道堵死减脂路,舌头爽了,腰围哭了。
加工肉把盐和油捆在一起。香肠脂肪30%,钠含量每天两根就超标,水分留在细胞里,体重秤数字往上蹦,人还以为自己长肌肉。2024年《Obesity》论文跟踪三万人,每天吃50克加工肉,一年体重多增0.9公斤,听起来小,五年就是九斤,裤子直接换码。
有人喊冤:坚果不是好油吗?对,单不饱和脂肪护心,但热量炸弹不分好坏,过量就是油。指南写每日上限20克,不是随便抓,是带壳称重,去皮后只剩十几克,真按这个吃,一包夏威夷果能吃半个月,而不是半集电视剧就见底。
空气炸锅被商家吹成减脂神器,实测鸡翅依旧要刷油,不然口感干柴,消费者自觉刷5克,热量省一半,可如果因此多吃两块,总热量反而更高。工具无罪,胃口才是变量。
看标签是最低成本的防坑术。每100克脂肪超过20克就属于高脂,超市货架上随手拿起的花生酱、椰蓉饼干、芝士夹心,全都踩线,却披着健康零食的外衣。学会盯数字,比刷健身短视频管用一百倍。
有人靠坚果当早餐,靠沙拉当午餐,体重不降反升,原因就是忽略密度。一碗燕麦片热量只有150大卡,体积却占满胃袋,同等热量的坚果缩成一小把,胃没撑,大脑以为没吃,进食信号继续亮灯,结果越吃越饿,越饿越抓,循环到胖。
2024年疾控中心给出三条实操:一,买小包装,拆一袋算一袋,不给自己二次伸手的机会;二,把坚果、酱料、油炸全部放在早餐前吃,白天还能动,晚上吃直接变库存;三,每周称重一次,数字上涨0.3公斤以上,立刻把坚果盒锁进抽屉,钥匙交给家人,用物理隔离打断惯性。
减肥不是不吃油,是不吃偷渡的油。把热量密度、吸油率、反式脂肪酸、钠含量四个数据刻进脑子,再香的 food 也骗不了你。数据不会陪人演戏,秤砣也不会讲好听话,吃进一口就是一口,谁也替谁背不了这块脂肪。
看完这篇,你还敢把坚果罐放在床头随手倒吗?
来源:人初无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