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束光。不炙热,不耀眼,却温柔地照亮了整个青春。那束光,名叫初恋。
文/安冬悦
-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束光。不炙热,不耀眼,却温柔地照亮了整个青春。那束光,名叫初恋。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我们走过千山万水,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可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总有一个身影,清清浅浅,却永不褪色。
他或许早已消失在人海,甚至模样都已模糊。但那份最初的心动,却像一枚书签,轻轻夹在人生最纯真的那一页。
每当翻开,依然能闻到那年夏天的栀子花香,听到操场边清脆的车铃声。
初恋,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得不到,忘不了,一直在那里,温柔地发着光。
01. 白月光,是生命最初的震颤
在还不懂什么是爱的年纪,我们遇见了“爱”。
那时的喜欢,干净得像山间的泉水。没有权衡利弊,没有世俗考量,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心就像被清风拂过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回响。
那是小心翼翼的触碰。 是课堂上偶然交汇又迅速躲闪的眼神,是传递作业本时指尖轻微的颤抖,是日记本里写了又撕掉的他的名字。
那是纯粹的欢喜。 仅仅是在放学路上偶遇,就能让一整天的天空都变得蔚蓝;仅仅是他随口的一句夸奖,就足以在心里绽放一整片烟花。
那是笨拙的真诚。 会攒下零花钱买一瓶他喜欢的饮料,会偷偷记住他随口说出的愿望,会因为他的一句“晚安”而辗转难眠。
作家村上春树说:“年轻时,即使毫无根据也依然会期待爱情,而随着年岁渐长,对爱情的看法会变得不再那么天真。”
初恋,正是那份“毫无根据的期待”和“天真的看法”。它是爱情最初的模样,笨拙,却无比真挚;稚嫩,却撼动灵魂。
那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关于“心动”的第一次启蒙。
02. 白月光,因遗憾而永恒
大多数初恋,都像一颗未成熟的青果,等不到秋天,便已凋落。
或许是年少的不懂珍惜,或许是命运的阴差阳错,或许是那个年纪本就无力承担的承诺。总之,故事刚刚开始,就仓促地写下了“未完待续”。
而恰恰是这份“未完成”,成就了它的永恒。
遗憾,为记忆加了柔光镜。 因为没有后来的柴米油盐,没有相处中的摩擦龃龉,所以它在回忆里永远完美,永远是理想的模样。
失去,让美好定格。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想象,填补了所有空白。 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象“如果当初”。如果当初勇敢一点,如果当初没有误会,如果当初坚持到底……这些想象,让那段感情在脑海中愈发臻于完美。
它停留在最美的瞬间,没有机会被现实磨损,被岁月消磨。它成了一道永远无法被解答的谜题,吸引着我们用一生去回味。
03. 白月光,是照向前路的温柔力量
我们怀念初恋,究竟是在怀念什么?
怀念那个具体的人吗?或许不全是。我们怀念的,更是那个情窦初开、单纯无畏的自己,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闪着金光的青春时光。
而这份怀念,并非毫无意义。
它让我们相信过美好。 无论后来经历多少感情的创伤与失望,只要想起生命里曾有过那样纯粹的光亮,我们就依然愿意相信,爱情最初的模样,是美好的。
它奠定了情感的底色。 那份最初的心动,像一把标尺,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此后对感情的认知和选择。它让我们知道,心动的感觉,原来是那样的。
它教会我们珍惜与成长。 正是因为经历过失去,我们才更懂得如何珍惜眼前人。初恋是一所仓促的学校,我们匆匆毕业,却带着它的教训与馈赠,走向更成熟的人生。
电影《情书》里有一句台词:“你好吗?我很好。” 这句简单的问候,道尽了对过往的释然与怀念。那个白月光般的人,他不需要知道我们所有的后来,他只需要安静地待在回忆里,继续发光。
他照耀过我们的过去,也温柔地提醒着我们:曾那样真心地喜欢过一个人,往后的日子,也要带着那份真心,去爱,去生活。
结语:
所以,不必为失去而伤感,也不必执着于回头寻找。
就让那束“白月光”,安静地留在天上,也留在心上。
它是你我青春册页里,最诗意的一行。是漫长人生路上,最纯净的起点。
感谢那个少年,惊艳了时光。也感谢那个自己,曾用尽全力,单纯地喜欢过。
自此,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你我带着这份温柔,在人世间,继续行走,继续爱。
来源:安冬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