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九月初一“朔日”,牢记1不出,2要备,3不空,4要吃,别大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08:05 1

摘要:不经意间八月成为过去,九月如期而至,从节气上来看,霜降临近,进入暮秋时节,天气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清凉,寒冷之意更加明显。九月有很多的别称,暮秋,菊月,霜序等等。数字“九”代表着长久,长寿,所以九月属于民间的孝亲月,其中最为隆重的日子便是重阳敬老节了。

不经意间八月成为过去,九月如期而至,从节气上来看,霜降临近,进入暮秋时节,天气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清凉,寒冷之意更加明显。九月有很多的别称,暮秋,菊月,霜序等等。数字“九”代表着长久,长寿,所以九月属于民间的孝亲月,其中最为隆重的日子便是重阳敬老节了。

在农历中,每一天都有着独特的意义,而这月初的第一天更是意义非凡。其为新的月份拉开了序幕,寄托着人们的无限期许。当然在传统中,月初一也有着相应的讲究,《说文解字》中有提到,“朔,月一日始苏也”。所以初一被称为“朔日”。此时的月亮则被称为“朔月”或“新月”,不过在这天是几乎不见月亮的。朔日属于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今年第九个朔日期间的讲究,牢记:1不出,2要备,3不空,4要吃,月首日别大意了。

1不出

不出远门,在民间有着“朔日不远行”的说法,这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讲究。因为从天体运动的角度来看,这天月亮正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我们是看不到它的,那么与以往相比,夜空也就更加黑暗。古时道路不像现在这样宽阔平坦,而且没有照明设备,远行意味着长度跋涉,日夜兼程,这样的日子走夜路十分坎坷,容易遇到意外,所以人们为了平安,都会避免在朔日出远门。同时现在也正是秋季收获与播种的时候,届时外出远行,则会耽误农事。此外今年的九月初一又逢霜降交节前夕,此时冷空气活跃,也给出行带来困阻,所以非必要的话,尽量不要远行。

2要备

备厚衣服,俗话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进入九月之后,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化明显,气温下降,风更加凛冽,初冬的既视感拉满。所以自古以来,民间在此时便会赶制棉衣,为过冬做准备。当然现在方便多了,不用现做,不给我们也要将厚衣服准备出来,洗洗,晒晒,待天冷的时候就可以穿了。

3不空

家里的食物不能空,九月进入暮秋时节,此时临近立冬,气候上也进入秋冬过渡的阶段,各种瓜果蔬菜作物等都迎来收获。所以这段时间人们开始存储各种食物,为漫长的冬日做准备。这是居安思危的体现,所以说此时家里不能空空如也,无论什么时候,在家里准备充足的食物,都能让人的内心更加踏实。

4要吃

饺子,在传统里,初一流行着吃饺子,其代表着“交子”,而初一正是旧月与新月相交的时刻,吃顿饺子,讨个好彩头,迎接好福气。

1、现在正是香菜上市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包饺子,一定会让你惊艳到的。多准备些,摘洗干净。

2、在锅里烧宽水,沸腾后,把香菜放进去,一分钟之内就夹出来,晾凉待用。

3、接着准备些鲜肉搅碎,其中加葱姜水,调整至吸收,接着加生抽,蚝油,盐,再淋上热油,搅拌混合入味。

4、香菜攥干,继续切碎,撒到肉馅中拌匀,就可以包了。

芋头,它是正上市的作物,粉糯甘香,代表着富余,富足,届时可以炒一盘上桌,吃得美味,又添吉祥。

1、将其清洗好,削干净,炫成小块后,用水再洗两遍。

2、锅里添上宽水,烧开后倒里边,煮几分钟,直到熟透时捞起。

3、起锅放油,加姜丝葱花炒炒,芋头下锅,加酱油,蚝油,然后快速炒,令其入味后,即可出锅。

月初一,讲究的是团圆,吃得也要丰盛些,排骨端上桌,好看吉祥,寓意着节节高升,日子富足,解馋又滋补。

1、尽量选择肋排来蒸,好熟也鲜嫩,将其切好后,用面粉搓一遍,攥干后,加葱姜豆豉,酱油,盐和淀粉,搅拌匀了腌一会儿。

2、接着将其夹出来,放到盘子里,端上蒸锅。水多加一些。

3、大火加热四十五分钟左右,其基本就熟透了,端出后撒上葱花,另外再少点热油淋进去,香味会更加浓郁。

柿子,满树金黄的柿子,是九月里的一道风景,其也是这个时节最有代表性的水果了。香甜多汁,润肺生津,对身体多有益处。同时其在传统里也寓意满满,高产的它代表着儿孙满堂,同时人们更喜欢它“事事如意”的好兆头。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来源:湖北台艺术剧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