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学会叠衣服:美国公司推出“AI管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2 00:33 1

摘要:一家成立仅三年的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凭借其即将发布的Figure 03人形机器人,正试图开启一个由机器人承担家务和体力劳动的新时代。这个宏大的愿景,已吸引了包括英伟达、贝索斯、OpenAI和微软在内的巨额投资。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一家成立仅三年的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凭借其即将发布的Figure 03人形机器人,正试图开启一个由机器人承担家务和体力劳动的新时代。这个宏大的愿景,已吸引了包括英伟达、贝索斯、OpenAI和微软在内的巨额投资。

在硅谷科技公司Figure AI的总部,十几个年轻男女戴着VR头盔,在模拟厨房里来回走动。他们的手臂在肘部弯曲,手掌朝下。一名测试员弯腰拿起一瓶辣酱,全程确保双手始终处于头戴设备摄像头的视野内。她和同事们身穿着印有“人类”(HUMAN)字样的T恤。

几米外,两台灰色的人形机器人站在桌前,动作迟缓:它们先拎起一条皱巴巴的毛巾,摊平,折叠两次,再试图放入旁边的篮子。多数时候,毛巾会卡在篮沿,机器人随即僵住。这时,一名工程师会上前将毛巾重新揉成一团,让机器人从头再来。

这是今年八月一个清晨的景象。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初创企业,正全力为十月即将发布的全新机器人Figure 03做最后准备。折叠毛巾的机器人是其前代机型Figure 02,但运行着与Figure 03相同的软件。据公司透露,自今年年初起,部分Figure 02机器人已在德国宝马公司的工厂里,执行每日10小时的汽车零件搬运任务。

但大多数机器人仍驻守在Figure的园区内,与佩戴头戴设备的“人类驾驶员”一起,为训练新型03机型采集数据。制造商宣称,Figure 03将与前代截然不同,他们期待这款机器人能成为首款既能胜任家务劳动,又能执行各类体力工作的通用家用机器人。

Figure AI的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估算,他们所追逐的市场规模高达40万亿美元——该数字是通过计算全球经济中所有劳动力的价值得出的。“未来十年——或许不到十年——全球最大的企业将是人形机器人公司,”阿德科克向《时代》周刊表示,“每户家庭都将配备人形机器人。”他预言,这些机器人将承担从清空洗碗机到整理床铺的各类家务,并最终进入医疗、太空探索等领域。

人类制造机器人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它们大多专为特定任务设计,在受控环境中与人类隔离。“通用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灵活应对世界不可预测性的类人机器人——数十年来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今天。过去三年间,计算机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能接近“理解”我们这个纷繁世界的AI。这些神经网络能够识别场景,执行模糊指令,甚至模拟推理。这些突破,显著缩小了开发能够应对现实世界的通用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

Figure之所以在众多竞争者(包括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明确地将目标瞄准了家庭场景——而许多竞争对手认为这一目标仍需多年才能实现。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在《时代》杂志的探访中,除了折叠毛巾,一项装载洗衣机的演示同样遭遇了故障:Figure 02机器人两次将衣物掉落地面后无法拾取。阿德科克也坦言,Figure 03在上市时仍不具备完全的家庭使用条件,他预计到2026年才能实现。

尽管如此,Figure内部名为Helix的神经网络仅需极少量数据即可学习新任务——其折叠毛巾的能力仅基于80小时的视频素材训练而成。这正是那些“人类驾驶员”的价值所在:他们的数据,正在为机器人的“大脑”提供养料。Figure坚信,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性能的突破便近在眼前。

当今人工智能的核心真相在于其不可预测性。聊天机器人的“幻觉”令人困扰,而机器人的“幻觉”则可能是致命的。家用机器人能接触到厨房的刀具,它们存储的家庭生活记忆也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阿德科克声称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他表示,Figure的机器人内置了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保护自己),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细节,称其属于专有技术。他承认:“让机器人长期在家庭环境中实现极致安全,是极其艰巨的挑战,或许是我们面临的最棘手难题之一。”

至少在物理层面,Figure 03的设计确保了其破坏力有限。“所有机器人都能被人类制服,”阿德科克强调,“而且人类跑得比它们快。”

倘若Figure或其竞争对手最终实现目标,其影响必将颠覆世界。随着全球人口在本世纪达到峰值后开始衰退,机器人或许能在人力日趋稀缺时,维持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机器人劳动力可能导致商品和服务成本暴跌,从而为所有人创造更优质的生活。

但解放人类于劳动,亦意味着解放人类于薪酬。机器人可以每天工作超过八小时,且无需休息、权利或报酬。民众将丧失议价能力,一个由少数科技巨头巩固新权力、多数人永陷底层的未来同样可能出现。

“我认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挑战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政策层面——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构社会契约,”谷歌“日常机器人”项目前副总裁汉斯·彼得·布隆德莫(Hans Peter Brøndmo)指出。

当被问及自己的发明可能带来的后果时,阿德科克保持着乐观。他预言:“当自动化系统能完成人类所有工作时,商品和服务成本将大幅下降,从而提升全民财富水平。这个新技术时代将为全球所有人创造繁荣。”

九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阿德科克在他位于加州湾区的家中,接待了《时代》杂志的影像团队。Figure 03机器人现已准备就绪,五台崭新的机器人在镜头前轮流展示着它们的能力。

其中一台机器人以惊人的精度将餐具放入洗碗机;另一台将衣物装入洗衣机——但再次出现了掉落物品后未能拾取的情况;还有一台03机器人,正在艰难地折叠一件T恤。

然而就在一周前,它还根本不存在。

您是否期待通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您认为它带来的解放会大于其潜在的风险吗?

作者介绍:比利·佩里戈

来源:智子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