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猪价格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回升到8月上旬达到每斤11元的最高价后就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连续一年多的下降,许多地方菜市场的猪肉早已经跌破10元价,价格持续走低令人担忧。目前生猪价格在6—6.5元的范围波动,低的已经跌破每斤5元,多个省份猪价跌进5元,还有的已经“
生猪价格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回升到8月上旬达到每斤11元的最高价后就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连续一年多的下降,许多地方菜市场的猪肉早已经跌破10元价,价格持续走低令人担忧。目前生猪价格在6—6.5元的范围波动,低的已经跌破每斤5元,多个省份猪价跌进5元,还有的已经“破5入4”,猪价进入寒冬时期。普通养殖场出栏的生猪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目前生猪生产成本普通养殖场每斤大约6.80元,集团养殖场大约每斤5.5元。普通养殖场出栏一头已经亏本100元以上,有的亏损已经超过500元,仍然有部分普通养殖场处于保本状况,目前就是养殖技术高的集团养殖场也已经陷入亏损状况,养殖利润大跳水。近几天生猪价格有回暖的迹象,但是回升幅度非常小,目前养猪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一是存栏的能繁母猪过多,从2018年国内发生了严重非洲猪瘟疫情以后,2020年春节期间一头仔猪价曾经超过2500元,以后采取维持在1000元以上,占生猪生产成本比例大幅度提高,无论是普通养殖场还是集团养殖场为了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减少疫病的传播和降低肥猪生产成本,纷纷采取自繁自养生产模式,每个养猪场的母猪饲养量长期过量。
国内母猪存栏一直超过4200万头,虽然从2023年就开始加速去产能化,根据统计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仍然高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淘汰多余母猪是目前养猪行业的痛点之一,养猪人都知道,只有减少母猪饲养量,控制仔猪生产量,才能摆脱目前养猪业价格萎靡不振的困境,实际上许多养猪人都是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大量淘汰母猪,造成存栏的生猪数量超过市场容量,肥猪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导致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生猪价格很难止跌回升,只有猪价跌到一定程度并让行业连续亏损,才能促使行业自觉去产能。
二是现在猪肉消费一直疲软,猪肉消费疲软的主要因素就是现在养殖场生产的猪肉越来越难吃,养殖场饲养的生猪都是国外瘦肉型品种的猪品种,并且自始至终都是采用配合饲料喂猪,没有喂青饲料,同时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激素,造成猪肉味道差,肉质比较柴,并且有一股腥臭味。由于猪肉越来越难吃,消费者纷纷减少猪肉的消费,而转向牛、羊肉、鸡肉和鱼类,造成生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
国人肉食品是以猪肉为主,上世纪猪肉的消费比例通常占肉食品的85%以上,本世纪以来猪肉消费占比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64.2%降至2023年的57.9%,猪肉越来越难吃是导致猪肉消费疲软的主要因素。如果养猪人不加以重视和改正,那么,猪肉消费疲软的状况是很难得到修复的。首先是就是纯国外瘦肉型品种猪的饲养量,增加内三元、土杂猪的三亚数量,内三元、土杂猪的生长速度虽然赶不上外三元,在同等饲养条件下也就是延迟半个月左右出栏时间,但是内三元、土杂猪猪肉吃味好,销售价格高,饲养内三元、土杂猪是提高猪肉品质的一个措施。
其次是饲料问题,养殖场养殖由于大规模养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饲养的生猪百分之百是采用配合饲料,而且是生饲,制作配合饲料的原料比较多,有的原材料有特殊的味道,如鱼粉、蚕蛹粉、生豆粕等含有的特殊味道会转移到猪的脂肪内,养殖场饲养的肥猪肉吃起来有一股腥味。因此饲料中尽量减少有怪味的饲料原料,如豆粕采用熟豆粕。同时要给生猪喂适量的青绿饲料和蔬菜下脚料,尤其是种植牧草喂,现在养殖场养殖的生猪从出生到出栏都没有品尝过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大多数是中草药,这些青绿饲料能够改善猪肉的味道,因此,除喂配合饲料外,每天喂一定的青饲料、红薯、马铃薯、老南瓜等可以改善猪肉的品质。
另外是采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绝对不能给生猪喂抗生素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由于现在规模饲养的肥猪都 是密集型饲养,饲养的密度特别大,为提高生猪养殖利润,预防疾病,通常都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入抗生素,抗生素能够提高生猪的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疾病,现在的规模养殖场饲料中必须加入抗生素才能保证生猪的增重和健康,如果离开抗生素养殖经济效益就比较差,在猪的配合饲料中加入抗生素,猪肉中会或多或少会残留一定量的抗生素,含有抗生素的配合饲料喂的猪肉有一股腥味和抗生素味道,导致猪肉不好吃。可以抛弃抗生素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改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用于喂养生猪具有健胃、消炎、抑菌和杀菌作用,能够增加生猪食欲,补充营养物质和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肉的品质。
三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由于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差异很大,造成生猪生产成本高低差异大,同样是养猪,一些养殖场赚了大钱,一些养殖场深度亏本,现在普通养殖场普遍由于缺乏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生猪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比集团养殖场的低,目前普通养殖场每斤生猪生产成本大约维持在6.80元左右。集团规模养殖企业一开始就获得政府的高额补助,并且他们的资金雄厚,这些规模养殖企业是生猪繁殖、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经营,有的基本形成垄断,他们掌握的生猪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水平高,每斤生猪生产成本低于6元,远高于普通养殖场的养殖利润。
四是产业竞争的痛点,普通养殖场由于生猪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资金投入等比较差,在行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不小心就被淘汰出局。从2020年起,政府扶持养猪项目补贴由过去的平等而转变为扶持规模养殖场,普通养殖场由于规模小,得不到政府项目的扶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五是在生猪价格如此萎靡不振的状况下国内仍然大量进口低价的猪肉,据资料报道, 2025年1-8月累计进口猪肉70.78万吨,同比增长1.8%,市场猪肉供应量严重饱和。虽然这些冷冻猪肉主要供应肉食品加工企业,但是肉食品加工企业就会减少到市场购买新鲜猪肉,因此生猪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来源:老周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