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暑假,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基因解码之旅”。在湘南古城汝城的濂溪书院里诵读《爱莲说》,在沙洲村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触摸历史门板,青年学子们通过沉浸式思政实践,将理学文化、红色精神与时代命题碰撞出璀璨火花。
这个暑假,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们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基因解码之旅”。在湘南古城汝城的濂溪书院里诵读《爱莲说》,在沙洲村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触摸历史门板,青年学子们通过沉浸式思政实践,将理学文化、红色精神与时代命题碰撞出璀璨火花。
廉洁教育的“青言青语”:从《爱莲说》到反腐倡廉
"同学们,假设周敦颐穿越来当‘网红’,他的直播间会是什么画风?"在汝城濂溪书院的古樟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洁教育公开课"正在上演。公共卫生学院的00后们脑洞大开:有人扮演举着自拍杆的"周教授",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犀利点评"佛系躺平";有人把"官清民自安"改编成rap歌词;还有同学举着"不贪不占,yyds!"的弹幕手卡,引得现场笑声阵阵。
学生党员李鑫勇蹲在书院斑驳的石阶上,认真写下感悟:"刷短视频时总看到‘知识付费’,但老师这个职业,更该是‘价值观付费’——不是用流量变现,而是用言传身教帮我们校准人生坐标。"他的笔记本扉页上,还画着一株扎根在"全面从严治党"土壤里的莲花,旁边标注着"医学生防‘学术腐败’必读"。
半条被子的牵挂:红色旧址里的初心洗礼
团队来到“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旧址。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低语那段温暖人心的历史,每个人都安静的听着讲解员讲解,学习着这一红色历史,当看到那半条被子时,讲解员说到“这半条被子,藏着最纯粹的信仰和最深厚的牵挂”,团队中的人都若有所思,这条棉被不就是体现着“把人民放心里”的初心吗。
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半条被子”温暖中感悟红色初心
团队步入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馆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历史的遗物,将那段光辉岁月生动地展现在众人眼前。团队成员们驻足,默默地看着展品“诉说”的历史,仔细聆听讲解,仿佛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份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信念,我们也更加理解了那“把人民放心里”的初心。
长沙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师生通过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基因解码之旅",实现了理学思想、红色精神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深度融合。在濂溪书院,00后学子用"青言青语"创新演绎《爱莲说》,让千年廉洁文化焕发新生;在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故事成为最生动的思政教材,历史门板上的岁月痕迹与陈列馆里的革命文物,无声诉说着"把人民放心里"的永恒初心。这场融合情景剧、沉浸式体验与深度研讨的实践教育,不仅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更让青年学子在文化溯源中筑牢信仰之基——当公共卫生专业素养遇上"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修养,当白大褂的职责使命对接"半条被子"的为民情怀,新时代的公卫人才正在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在这场跨越千年的思政课里,青年们用专业唤醒历史记忆,给出了“何以中国”的青春答案——当理学家的莲遇见红十字的光,当半条被子的温度遇上健康中国的刻度,文化传承便有了最炽热的当代注脚。
文/李俊颖 曾子凌
图/李俊颖 邹林洁 汤涵
文字编辑/武琦轩 朱新宇 唐怡
审核/尚蕾
来源:长沙医学院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