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友友认为原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水平已经跨越了元朝、明朝和清朝,直逼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位宋朝的书法代表。有友友客观的将沈先生的书法与宋朝的这四位大家的书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沈先生的书法水平丝毫不逊于宋四家的水平。
很多友友认为原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先生的书法水平已经跨越了元朝、明朝和清朝,直逼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位宋朝的书法代表。有友友客观的将沈先生的书法与宋朝的这四位大家的书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沈先生的书法水平丝毫不逊于宋四家的水平。
我也将沈先生的书法作品和宋朝这四位大书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了客观的、仔细的研究和与对比,其结果也和那些友友们的结论是一致的。
这个结论可能有朋友在感情上一时接受不了,毕竟宋四家的书法,在我们心中有着上千年的传颂,已经成为我们这片大地上的一个传奇。
苏东坡是我们历史上的文化巨匠,他的一生历尽坎坷,却从不气馁,仍保持着豁达与乐观,他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的成长。他的书法,在我们心中可以被无限提高,唯有这样,我们才觉得配得上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一片敬仰之情。
黄庭坚不仅在为官时非常清廉,而且他还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伺候病中的老母亲,在其母去世后,他还建了一处“永思堂”为母亲守孝,他的这个行为还被元朝学者郭居敬以“涤亲溺器”的故事收入《二十四孝》一书。
米芾为官清廉,对于书法艺术有着非常执着的追求和显明的个性,他曾拜石为兄,被人们称为“米颠”,也曾为得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有过不择手段,使用过“二百五”的方式而得到,但他这种行为都被世人认为是艺术家大智若愚,性格怪异的现象,而将他这些所作所为视为是“可爱”的形象。
蔡襄在任职时做过许多利民的事情,他大力提倡婚、丧事宜从简的习俗改革。他为人正直刚烈,忠厚待人,不畏权贵,清廉的品格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就是这么四位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神圣和崇高地位的书法大家,怎么可能会被一位现代人并肩了,这对于某些认为书法今不如古的友友来讲,觉得不太可能。
那么,咱们就来看一下沈先生的《草书千字文》这幅作品吧,这幅作品是沈先生63岁的时候,他以唐朝草书大家怀素的《千字文》为脚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作品以中锋用笔为主,笔画线条饱满圆润,笔笔钢劲有力,就像那铁画银钩一般。起笔凌空取势,调锋衄挫的行笔中又加入侧锋用笔,将线条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质感和灵动的变化。
整幅作品尽显魏晋笔法的精髓与深度,笔画线条如行云流水般舒展和婉转,刚劲挺拔的笔锋间,让观赏者感受到强烈的遒劲古雅之风。现代大书家启功对沈先生的书法推崇备至,称他是书坛的“终极泰斗”。
关于沈先生的水法可与“宋四家”并肩的说法,也得到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的认同,可惜的是还没有引起更多友友们的重视。
来源:文史哲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