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民族志系列·北部方位民族·蒙古的征服战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08:10 2

摘要:【内容提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司法制度,着手巩固国家政权。在此基础上发动了征服战争。1218年灭西辽,1220年灭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36年征服伏尔加河流域的不里阿耳,进击钦察部,1240年攻下乞瓦城(基辅

【内容提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司法制度,着手巩固国家政权。在此基础上发动了征服战争。1218年灭西辽,1220年灭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36年征服伏尔加河流域的不里阿耳,进击钦察部,1240年攻下乞瓦城(基辅),分路进攻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1241年,又破不列斯老、布达、佩斯,并进军维也纳附近。1257年灭黑衣大食。蒙古西征造就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铁木真统一蒙古后,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司法制度,着手巩固国家政权。一是普遍建立千户制。1204年,成吉思汗在建立千户制基础上,将全体蒙古民众划分为95个千户,委任立国功臣85人为千户那颜。每千户又按人数多少分为若干百户,百户以下为十户。千户的组成分两个方面,同一部族组成而成的占少数,不同部族百姓混合而成的占大多数。

千户制是蒙古帝国统治体制最重要的一环。千户作为统一的基本军事单位和行政单位,取代了原来的部落氏族组织,千户所属居民,姓名载入户口青册,不准变动。国家按千户征派赋役和签发军队,出征时,自备马匹、兵器、粮草,由本部那颜率领。蒙古国最高统治集团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诸那颜对汗和亲王处于绝对从属地位,但对牧民却是高居头上的统治者,具有世袭权。

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将1204年整顿军马时建立的护卫军扩大到一万人,这支武装力量平时承担保卫大汗的金帐和分管汗庭的事务,战时由大汗亲自统领。护卫军从各万、千、百户内那颜及“白身人”子弟中选取有技能、身强力壮者担任,护卫长由四大功臣担任,护卫军享有优越地位,护卫长外放即任一品官,护卫军军士的地位比那颜高,如双方发生争执,罪在那颜。这支武装时成吉思汗对外掠夺和军事扩张的有力武器。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创制了畏吾儿蒙古文,用畏吾儿文(古回鹘文)书写蒙古语。1269年,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采用藏文创制了“蒙古新字”,维吾尔字书后经十四世纪改革,一直沿用到现在。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重新确定了“训言”和“札撒”,命令将这些训言、札撒用畏吾儿文书写在纸卷上,缮写成册,称为成吉思汗札撒或大札撒、札撒大典。

设立了断事官。断事官蒙古语称为“札鲁忽赤”,是处理行政事务的长官。大断事官相当于汉族官制中的丞相。大断事官下设若干断事官,管理各地的刑狱和征收财赋,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整的司法、行政体制。

蒙古政权建立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蒙古贵族连续发动战争,南下征服西夏和讨伐金国,西征亚欧国家。

六征西夏。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其地“东距河,西至玉门,南邻箫关,北抵大漠”,辖地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大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及陕西部分地区。与辽宋金形成对立局面,利用辽宋矛盾、宋金矛盾保持自己的特殊地位。12世纪以后,西夏统治集团日趋腐败,国势由盛而衰。因其北境与克烈部、乃蛮部接界,因此成吉思汗决定先攻西夏,以解除攻打金国之后患。

1205年、1207年秋,两次用兵,攻打西夏。成吉思汗追击逃亡的乃蛮部,第一次侵入西夏,攻其边城力吉里寨。1206年,西夏国内发生政变,镇夷郡王李安全废黜桓宗,自立为帝,是为襄宗。成吉思汗以襄宗不肯纳贡称臣为由第二次率兵入侵,但只是占领兀剌海城后,分遣游骑四处抄掠,第二年春,撤兵北还。

1209年三月开始对西夏第三次用兵。蒙古大军由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的兀剌海关口楔入河西,长驱直入,俘西夏军副统帅高逸,进围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迫使西夏主襄宗李安全纳女求和,臣服蒙古,每年向其纳贡。此次出征取得迫使西夏称臣的预期效果,达到了拆散夏金联合御蒙的战略目的。

1217年,成吉思汗令西夏出兵从征西域,被西夏拒绝。蒙古军在西夏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再次包围兴庆府,迫使西夏国主遣使求降,蒙古军此时专事西征,不久从西夏撤兵。此时西夏国主李尊顼在国家经济濒于崩溃的时候,仍花天酒地,国内矛盾尖锐。李尊顼值得让位与次子德旺。德旺即位后采取与金国约和政策,共同对付蒙古,并与漠北诸部联络,共同反对蒙古。成吉思汗再次兴师问罪,派木华黎之子孛鲁征讨。1224年秋,孛鲁攻破兴庆府。1226年,成吉思汗从西域返回后,又大举侵入西夏,攻破黑水、沙州、肃州、甘州等城,十一月进攻灵州。1227年春,成吉思汗留兵围攻中兴府,自率蒙古军攻金,七月病死于军中。中兴府西夏军民协力拒守,因城中粮尽,兵民皆病,被迫投降。蒙古军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杀死西夏国主李晛,西夏灭亡。

灭金是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之一。蒙古国成立不久成吉思汗即谋伐金,但因金朝势力强大未敢轻举妄动。

早在1198年,成吉思汗受封为札兀惕忽里后不久,他曾按惯例入贡于金,金章宗遣卫王允济受贡于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城),见允济庸弱颇鄙视,允济也不满于倨傲。1208年,章宗死,允济继位。金使者携即位诏书至成吉思汗处,成吉思汗问新君为谁。使者答曰卫王也。成吉思汗听后,面带鄙夷之色,南面而唾,说:“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蒙金关系至此公开破裂。

1211年,成吉思汗率兵南下,对金展开第一次大规模进攻。成吉思汗以汪古部首领为向导,越阴山,破乌沙堡、乌月营等地后,大败金兵于野狐岭(今河北张家口市西北)、会河堡。蒙古军入居庸关,直逼中都,因金军坚守,才班师回营。这时的蒙古军,志在掳掠,“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九)

1211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围西京(今大同),因成吉思汗为流矢所中,遂撤围罢兵。

1213年,成吉思汗仍按上次进军路线再次出兵,先取宣德州(今宣化)、德兴(今河北怀来东),追至居庸关北口。蒙古军采取迂回包抄战术,由西南如紫金关,取涿州(今河北涿县),分三路深入金腹地,各路皆取得胜利,黄河以北数千里,辽西、河北、山东、山西的广大地区皆入成吉思汗之手。1214年,金被迫献公主及大量金帛人口、马匹求和,成吉思汗退兵。

这时期的蒙古兵,完全采取一种破坏性的掠夺战术,所到之处,掳掠一空,对无法掠去的城垣、房舍、农田及水利、桑枣,则肆加摧毁,特别是对那些敢于抵抗的地方,认为是抗命,既克必杀之,唯有各色手工匠人免死作为驱奴,携往草地。早期蒙古军破坏性的掠夺与野蛮屠杀,正是他们所习惯的落后游牧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1215年,蒙古军攻破中都。金宣宗乃决计迁都南京(汴梁,今开封),史称“贞佑南迁”。成吉思汗又派遣部将抄掠河北、山东各地,大掠河南,自己回师,将对金经略的任务全权交给木华黎此时金仅占有河南、山东、陕西的部分地区,成为苟延残喘的小朝廷。至此,蒙古军在对金的作战中,共攻破城邑八百六十二处,使黄河以北所有土地都遭到严重的破坏。

金政权南迁后,金人已无力恢复黄河以北地区的有效统治,而蒙古人对已陷州县有多弃而不守。地方豪强群起,这些人据地自雄,聚众保境,后来多数投降蒙古,成为金元之际盘踞河朔诸州县,拥有很大独立性的“世侯”。

木华黎接受成吉思汗交给的任务后,统领汪古、弘吉剌、赤乞列思、兀鲁兀、忙兀惕等部以及归降的契丹、女真、乣、汉诸军,前去征讨金,到1227年,蒙古军已占有河北、山东全境,成吉思汗率大军击溃西夏后挥师入金,攻陷临洮等府州,金哀宗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

1223年,木华黎病逝,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即位后,遵照成吉思汗遗嘱,联宋灭金,于1230年亲率蒙古大军向金进兵,潼关以西尽为蒙古所据。金派重兵把守潼关,黄河一线也守备严密,蒙古军久攻不克,乃改变策略,分三路以进。窝阔台自统一路为中路,自洛阳进;拖雷总右路,绕过潼关,由宝鸡南下,北趋开封;斡陈那颜率左路由济南进。左中右三路形成对汴京的包围之势。1233年初,金哀宗出逃汴京,蒙古军占领金都。金都先后转移到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今河南汝南),1234年,蒙古和南宋攻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亡。

蒙古大军在南下的同时,对欧洲和西亚地区也进行大规模的征剿。

1208年,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古出鲁克(屈出律)被蒙古军击败后,逃入西辽,骗取西辽主直鲁古汗信任,取其女为妻,1211年屈出律勾结花剌子模推翻直鲁古汗,篡夺西辽皇位。尊直鲁古为太上皇,仍用西辽国号。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哲别率军两万征讨屈出律,很快消灭屈出律及其同伙,占领西辽故地。

12世纪末、13世纪初,与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勃兴的同时,中亚地区花剌子模也跃居为中亚一大霸主。

花剌子模位于阿姆河下游,是中亚的古国。统治者摩诃末的祖先是塞尔柱突厥帝国算端的突厥奴隶讷失的斤·哈儿察,臣属于西辽。其时西辽国势日趋衰敝,摩诃末不安于臣属地位,1209年公开举起反抗西辽旗帜,与屈出律合谋大败西辽军。1212-1213年摩诃末兼并斡思蛮,据有河中地区,1215年灭古尔汗国,据有哥疾宁(今加兹尼)全境。此时花剌子模淹有整个波斯伊拉克、呼罗珊、阿富汗斯坦以及河中,称为雄踞中亚的强国。

西辽灭亡后,花剌子模便与蒙古直接接壤,最初两者相处和平。1218年发生了花剌子模方面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的事件,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向花剌子模发动进攻。察合台、窝阔台指挥攻讹答剌城(今锡尔河右岸阿雷斯河口附近),术赤沿忽章河而下攻取毡的,阿剌黑南下攻别纳克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以南、锡尔河北岸)、忽毡(今费尔干盆地)等地。1220年春,各路大军会师攻取撒马尔罕。摩诃末退驻阿姆河南,成吉思汗派哲别、速不台、脱儿忽察等追击,摩诃末最后逃至里海一个岛上,于1220年底病死。其子札兰丁继位后逃至哥疾宁,泅渡申河(今印度河),窝阔台顺申河而下,深入印度,对哥疾宁进行杀掠。

蒙古军遂占领马鲁(今中亚马里)、也里(今阿富汗赫拉特),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占领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花剌子模亡。

哲别、速不台追赶花剌子模,于1220年进入阿哲儿拜占庭境,逼近其首府桃李寺。其国主自知力不能敌,派人纳金求和。1221年,这支蒙古军又进入掠故儿只(今格鲁吉亚)、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哈马丹、拜勒寒等地。1222年春,越过太和岭(高加索山),进入南俄草原。南俄草原为阿速、钦察部地,蒙古军利用两部矛盾分别予以击败。逃入斡罗思的钦察部首领向斡罗思求援,蒙古军再次击败钦察和斡罗思联军,长驱直入斡罗思南部。1223年,蒙古军绕道里海北岸,与成吉思汗回师东归。

1235年,窝阔台汗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定西征钦察、斡罗思等未服之国。令各支宗室长子统率,万户以下各级那颜遣长子从征,由术赤之子拔都统领,史称“长子出征”。

出征军约十五万人。1236年,首先征服伏尔加河流域的不里阿耳,同年冬,进击钦察部,执杀其首领八赤蛮。1237年,进兵斡罗思,征服莫尔多瓦,攻入烈赞(今梁赞)。1238年,连陷科罗木纳、莫斯科、罗斯托夫、速兹答勒等十余座城堡。斡罗思中部南部主要城市相继沦陷。1240年,拔都亲率大军攻下乞瓦城(基辅),继续西进,分路进攻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皆取得胜利。1241年,又破不列斯老、布达、佩斯,并进军维也纳附近。不久,窝阔台死讯传来,拔都乃下令班师。

西亚方向,经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蒙古军的西征,波斯大部分地区相继被征服,东部伊斯兰世界还有亦思马因派和报达的哈里发两支宗教势力尚未臣服,蒙哥即位后,遣其弟旭烈兀率军征讨木剌夷国(亦思马因派所建)和报达。1253年十月,旭烈兀率兵西行,1256年六月到达你沙不儿附近,亦思马因派教主鲁克奴丁忽而沙见蒙古军来势凶猛,情知不能敌,请降,旭烈兀毁其城堡,鲁克奴丁被押解到和林,途中被蒙古兵杀害。

木剌夷国被灭后,旭烈兀致信报达统治者黑衣大食第三十六代哈里发谟斯塔辛,令其投降遭拒。1257年九月,旭烈兀兵分三路包围报达,城被攻破,哈里发出城投降,旭烈兀下令处死谟斯塔辛及其长子,立国五百年的黑衣大食至此灭亡。

蒙古统治者西征,领土不断扩大。成吉思汗决定把西征所取得的土地分给他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这些封地后来发展为三大汗国。旭烈兀灭黑衣大食后,被忽必烈册封为伊儿汗,后以帖必力思(大不里士)为中心建立伊儿汗国。四大汗国逐渐发展为四个独立的汗国。

钦察汗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封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广大地区。后术赤长子拔都西征时,领地扩大为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北括斡罗思,名为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境内主要是钦察人和斡罗思人,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蒙古人的统治使钦察人和斡罗思人改变生活习俗,逐渐重视发展商业、手工业,有驿路直通大都。十五世纪国势渐衰,1480年为莫斯科公国所灭。

察合台汗国:察合台领地。初有天山南北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一带。该汗国与蒙古高原及中原汉地联系紧密,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屡次参与大蒙古国和元朝争夺王位的斗争,后发生分裂,分为东西两部,西部于1370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东部统治一直维持到十六世纪。

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都城叶密立(新疆额敏县),窝阔台即帝位后,将其地赐予长子贵由,蒙哥汗即位后,将此地分割,分授诸王,以惩戒窝阔台系诸后王屡次与其作难。1310年,该地并入察合台汗国。

伊儿汗国:伊儿汗国位于波斯、阿拉伯地区,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为旭烈兀封地,后因国王年幼,统治集团内讧,加之钦察汗国的进攻,国势渐衰,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