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男女,身上长出这4种瘊子,或已感染HPV病毒_千万别忽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10:06 1

摘要:一大早,办公室的李姐皱着眉头和同事们说起了自己的新烦恼:最近洗澡时突然发现手背多了几个奇怪的小突起,粗糙、发黄,而且越看越多。本以为是换季皮肤干,结果市场买菜时,隔壁的大妈一眼认出:“哎,这不会是‘瘊子’吧?

一大早,办公室的李姐皱着眉头和同事们说起了自己的新烦恼:最近洗澡时突然发现手背多了几个奇怪的小突起,粗糙、发黄,而且越看越多。本以为是换季皮肤干,结果市场买菜时,隔壁的大妈一眼认出:“哎,这不会是‘瘊子’吧?

你可得留心,听说和病毒有关!”李姐半信半疑,认真查了查,这才惊觉——瘊子,真不只是皮肤瑕疵这么简单。有朋友调侃:“瘊子?那不是小时候手上碰水泡长的吗?”其实这种说法还是太掉以轻心了。有些“毫不起眼”的瘊子,正是HPV病毒悄悄留下的“痕迹”。

尤其是以下这4种类型,如果你近期发现身上有类似变化,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多人还以为只和女性有关,这个误区太普遍了!

那么,身上到底哪些瘊子和HPV有直接关系?它们为何值得警觉?日常有没有可以自查和预防的方法?

瘊子,医学上称“疣”,本质上是因为皮肤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后出现的良性赘生物。

别以为HPV只与宫颈癌相关、只影响女性——上百种HPV亚型完全可能影响任何年龄层、性别,多数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接触传播。日常洗澡、泳池、健身房、共用毛巾等都可能成为“传递链”,病毒悄然附着、等免疫力滑落时“发作”。

临床统计表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丝状/指状疣等典型瘊子,80%以上被证实与HPV直接相关。而很多人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瘊子悄悄增多才被注意。《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数据显示,寻常疣患者93%可检测到HPV DNA阳性。这意味着——无论男女,一旦长出特征性瘊子,都要比普通皮疹高度警觉。

除了HPV,少数免疫低下、皮肤慢性刺激等也能诱发瘊子。但不同类型的疣,对应的HPV病毒亚型和传播风险也不一样,不能“一刀切”对待。不要小看它,“痒不痒、痛不痛”不是衡量标准,背后的健康隐患才最关键!

身上偶尔出点小疙瘩没什么?其实,HPV相关的瘊子有自己独特“指纹”。一旦出现下述4种表现,尤其反复长、数目增多,更要高度警惕:

1.寻常疣

圆形或椭圆,表面粗糙、坚硬,略微凸起,常见于手指、手背、脚趾。早期米粒大小,后可融合成团。研究显示,80%以上的寻常疣均与HPV 2型、4型感染相关。初期不痛不痒,随意搓抓或自行处理反而让病毒扩散。

2.扁平疣

形如小米粒,扁平或略高出皮肤,表面光滑、颜色接近肤色,好群发、成片出现在面部、手背、前额等。尤其青少年和女性常见。扁平疣患者87%可检测出HPV 3、10型等低危亚型。皮损易受抓挠扩散,反复不愈。

3.跖疣

长在足底,外观像埋在皮肤里的硬币,常常走路疼痛。67%跖疣样本可检出HPV 1型。它容易被误为鸡眼,但表皮角质层超级厚重,治疗不当易蔓延。

4.指状/丝状疣

外观像小肉刺或毛刺,细细长长,根部窄、顶端尖,多生于眼睑、口唇、颈部——尤其是“年纪大、免疫低”的人。丝状疣则像细长的丝线,容易破损出血。30%以上患者存在HPV感染史,且随意撕抠极易自体接种,新发增多。

这些瘊子虽然大多数为良性,不会立刻威胁生命,但它们可能是免疫下降、HPV感染活跃的健康“警示灯”,尤其家有老人、孩子时,必须科学对待——千万不要自己用手抠、刀割或偏方处理!

及时就医、专业评估

发现身上出现上述可疑瘊子,特别是数量变多、不规则蔓延,应尽早到正规皮肤科医院做HPV检测或专业病理诊断。部分危重要鉴别是否属于高危亚型,避免拖延错失预警窗口。

保护免疫力,避免传播

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饮食均衡,是最根本的预防。日常注意勤洗手、单用毛巾鞋袜,不与他人共用私人卫浴用品。在公共场所穿拖鞋,避免皮肤破损裸暴。家庭成员出现瘊子后,要避免直接皮肤接触和同池泡澡、共用毛巾等。

专业治疗优先,拒绝“土法偏方”

目前冷冻疗法、激光、电灼等手段对大部分瘊子都安全高效。千万不要用刀片切除、火烧或坊间所传的慢性摩擦等“小妙招”,这不仅伤皮肤,还会导致病毒扩散,甚至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多数治疗后瘊子能完全消退,残留HPV低复发率。

普及防护知识,重视疫苗作用

高危型HPV与生殖器瘊子甚至癌变风险高度相关,女性及部分高危人群可予以规范接种HPV疫苗,防护宫颈癌等严重后果。即便是普通皮肤HPV,也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让病毒“无机可乘”。

身上出现新发瘊子,也别恐慌——但每一颗“不速之客”都应认真对待。如出现持续不愈、快速增多或位置异常(如生殖器及肛周部位瘊子),无需隐瞒,越早求医处理,越早安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王晶晶,高云龙.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皮肤疣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5):531-534.

2.李明,赵红.HPV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策略[J].医学综述,2021,27(9):1792-1795.

3. 陈建国,王芳.尋常疣及扁平疣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3):212-214.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疣诊疗指南(2022年版).

来源:老耿来聊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