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鼎股份炸场十月!净利狂增9倍,光芯片+超导真枪实弹搞转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10:03 1

摘要:A股十月行情刚拉开序幕,永鼎股份就凭一份财报炸了场——2025年一季度净赚2.9亿元,同比暴涨960.55%,上半年净利增幅更是直逼10倍。这数字乍一看像短期炒作的结果,但扒开业务细节就懂,这不是偶然的业绩脉冲,而是光芯片与超导两大硬科技业务实打实的布局在兑现

A股十月行情刚拉开序幕,永鼎股份就凭一份财报炸了场——2025年一季度净赚2.9亿元,同比暴涨960.55%,上半年净利增幅更是直逼10倍。这数字乍一看像短期炒作的结果,但扒开业务细节就懂,这不是偶然的业绩脉冲,而是光芯片与超导两大硬科技业务实打实的布局在兑现,藏着老牌制造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实在逻辑。

先说说撑起业绩基本盘的光通信业务,早不是当年只做光缆的老路子了。永鼎现在已经把"光棒-光纤-光缆-光芯片-光模块"的全链条打通,2024年这板块营收11.15亿元,同比涨了35.6%,毛利率还往上走了3.26个百分点[__LINK_ICON]。最关键的突破在光芯片这个"卡脖子"环节,旗下苏州鼎芯光电搞的是稀缺的IDM模式,从设计到制造全自己扛,现在多款光芯片都能规模量产:适配400G光模块的100G EML芯片性能达标,70mW CW-DFB硅光芯片的指标在行业里都排得上号。

光芯片能自己造,成本优势一下就出来了。以前10G、25G这类光芯片大多靠进口,占光模块总成本的30%还多。永鼎实现自研量产后,光模块成本直接降了8%——在行业毛利率普遍不到10%的赛道里,这8%就是实打实的竞争力。现在公司光模块年产能有80万只,100G以上的高速款占比超60%,华为、中际旭创这些头部企业的供应链都挤进去了,根本不愁订单。更有远见的是,他们还砸了大价钱研发800G高速光芯片,瞄准的正是AI数据中心的高端需求,这步棋比不少同行快了半拍。

再看更有想象空间的超导业务,这才是永鼎藏得最深的"王牌"。子公司东部超导是国内唯一能批量生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企业,用的IBAD+MOCVD技术路线,生产的带材在强磁场下性能全球领先,国内市占率直接干到80%以上。这技术可不是摆实验室看的,早就变成真金白银的订单了:2025年新签单超2亿元,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二期、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这些国家级项目都用它的材料,光已签订单就覆盖20多亿规模。

超导业务能起来,核心是两条逻辑站得住脚。一是技术壁垒够高,它的磁通钉扎技术能让超导带材在超强磁场下稳定工作,而且在零下196℃的液氮温区就能运行,不用复杂的低温设备,实用性特别强,核聚变堆、超导电缆都能用,现在已经批量交货了。二是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容,除了可控核聚变、600km/h超导磁悬浮这些前沿领域,还盯上了低空经济,用超导带材提升eVTOL飞行器的电机效率,正好踩中了新风口。社保基金这些机构早盯上这块,看重的就是"技术能落地+绑定国家项目"的双重确定性。

有人疑惑:2024年营收明明降了5.38%,利润怎么能暴涨?这正是永鼎转型的精妙之处。原来公司在主动"做减法",把汽车线束这种受燃油车市场下滑影响的低增长业务缩了规模,2024年汽车线束营收降了13.69%,反而把资源全砸向光芯片、超导这些高毛利业务[__LINK_ICON]。加上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光棒生产提效、光纤合格率上升,海外市场又从拉美拓展到欧亚,规模效应一出来,利润空间自然就打开了,2024年扣非净利润直接涨了567.03%[__LINK_ICON]。

当然,亮眼业绩背后也得看风险。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滑,控股股东还有不超过3%的减持计划,而且现在动态市盈率53.3倍,比行业均值高不少,存在高估争议。更要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的高利润里有3.08亿是处置股权的投资收益,主业利润其实只有0.11亿,短期偿债压力也不小,短期借款就有24.7亿。这些都是投资时不能忽略的细节。

但瑕不掩瑜,永鼎的底层逻辑已经走通了:用全产业链控制成本,用核心技术打开空间,再绑定"东数西算"、核聚变工程这些国家战略项目,把企业发展和产业趋势绑在一起。从1978年成立到现在,这家老牌企业没躺在光缆的功劳簿上,反而在光芯片、超导这些硬骨头领域砸钱建产能、搞研发,这种转型魄力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样子。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和核聚变技术推进,光芯片的国产替代会加速,超导的商业化落地也会提速。永鼎现在超导带材产能2024年就有2000公里/年,2025年要扩到5000公里,远期计划冲2万公里,还通过债转股引了战略投资加码产能。十月盯紧它,其实不是盯短期股价波动,而是盯硬科技驱动下的产业升级机会——这种踏实搞研发、能落地的企业,才值得长期看。

来源:山顶看星辰的旅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