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一国认汉朝名将当祖宗,看似是跟我们攀关系,实则有小心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9 09:20 1

摘要: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陵部队顽强抵抗,最终兵败投降。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唯有司马迁为李陵辩解,却遭宫刑。

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陵部队顽强抵抗,最终兵败投降。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唯有司马迁为李陵辩解,却遭宫刑。

李陵投降了,没死,匈奴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他,给了个“右校王”的封号,叶尼塞河上游那片叫坚昆的地方归他管,这个汉朝将军就这么在漠北草原上待了下来,整个故事的味儿都不一样了。

几百年过去,到了648年,叶尼塞河那块地儿来了一帮人,是黠戛斯的首领失钵屈阿栈,他跑到长安跟唐太宗说,他们黠戛斯人是李陵的后代,这么算起来跟大唐皇室还是一家人,这认亲的路数,政治上的考量挺重,那时候的黠戛斯,好多人都是红头发绿眼睛,长得像欧洲人,但里面也能看见黑头发黑眼睛的,跟汉人差不多,唐太宗一听挺乐,直接在那设了坚昆都督府,黠戛斯就算归唐朝管了。

又过了八十多年,黠戛斯跟唐军一块儿把回鹘汗国给干掉了,这亲戚关系就变得特别实在,成了地缘政治的一部分。

时间再往后跳,十九世纪中叶,沙俄的势力往东边扩,清王朝有点顶不住,西北好大一片地就没了,吉尔吉斯人可不服气,沙俄一搞那个兵役制,他们1862年就起义,死了十五万人,还有几十万人跑到新疆,到了苏联时期更乱,文字从阿拉伯字母换成西里尔字母,游牧生活被集体农庄代替,宗教信仰也不许了,斯大林搞运动,把他们的知识分子都给整没了。

1991年苏联一解体,吉尔吉斯斯坦突然要自己找身份了,总统阿卡耶夫就说,不能老活在苏联的影子里,得找自己的根,李陵的故事又被翻了出来。

后来基因科技发达了,一检测,吉尔吉斯人的父系基因,印欧R1a占了六成多,东亚的O3才一点点,从血缘上说,他们跟欧洲、中亚那边的人更近,但这根本不影响他们认李陵当祖宗。

《资治通鉴》里写,黠戛斯人大多红发绿瞳,那些黑头发黑眼睛的都说自己是李陵的后人,就算长得不像,他们也觉得跟汉人有那么点关系,吉尔吉斯的大作家艾特玛托夫说过,认李陵当祖先不是生物学问题,是一种历史记忆的共享,一个民族的身份就这么来的。

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日子不好过,政局老是不稳,十五年换了二十个总理,经济也不行,生活水平往下掉,就那么几百万人,夹在大国中间找平衡,2012年把玛纳斯空军基地不让美军用了,算是向俄罗斯靠拢,中国的“一带一路”又来了,公路、热电厂、铁路项目,合作的机会多了起来。

2023年,他们总统扎帕罗夫到北京说,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也就是现在的托克马克,这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的骄傲,把历史文化跟现实外交这么一结合,领导人挺会办事。

在比什凯克的书店里,《玛纳斯》史诗总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五十多万行,他们叫它精神宪法,里面虽然没直接提李陵,但英雄玛纳斯黑头发黑胡子的形象,跟史书里说的李陵后人很像。

吉尔吉斯斯坦街上中国的元素特别多,中餐馆、中文招牌、中国商人,关系已经很深了,好多当地人一个汉字不认识,就是喜欢“李”这个姓,有的还给孩子起名叫“李”。

2019年,他们总统热恩别科夫说,吉尔吉斯人是第一个跟中国建立联系的突厥民族,这是历史上的认同,也是为了未来的合作。

今天你在吉尔吉斯斯坦街头,还能看到李陵的画像和纪念品,商店老板会跟中国人讲他们祖先的故事,是真是假早没人去纠结了,比什凯克书店里的《玛纳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李陵的故事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把两个文明连在了一起。

来源:李书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