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联部研究室、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主办,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战略论坛暨“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世界之变与中国外交应对”高端研讨会2025年
第七届中国战略论坛暨“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世界之变与中国外交应对”高端研讨会
【主 办】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
【联合承办】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
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
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
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2025年5月17-18日
会 议 简 介
由中联部研究室、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主办,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战略论坛暨“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世界之变与中国外交应对”高端研讨会2025年5月17-18日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召开。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的长河进入湍急的转折段。大国关系变动正成为重塑全球秩序的关键推手。特朗普政府正在开启“2.0时代”,其政策逻辑的延续或升级或将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与大国竞争的烈度,深刻冲击全球产业链、安全架构与多边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世界格局面临三大核心变局:一是权力博弈从“动态平衡”向“阵营化对抗”倾斜,国际秩序的稳定性与规则共识遭遇空前挑战;二是中美关系在技术脱钩、战略围堵与认知冲突中步入高风险周期,双向互动模式亟需新范式突破;三是美国内政极化与外交功利化的共振,可能外溢为全球治理的“规则真空”与集体行动困境,进一步加剧国际体系的碎片化。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历史视野把握变局本质,以战略定力应对复杂挑战。面对“特朗普2.0”潜在冲击,中国外交需统筹安全与发展,在坚守核心利益的同时拓展合作空间:既要在全球层面维护多边主义与国际公义,推动构建包容性秩序;又需在中美维度探索风险管控与竞合并存的新路径,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自我实现;更需以制度性话语和创新性实践,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深化对这一议题的研究,不仅关乎中国外交的战略优化,更将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关键智慧。本次会议将以“高端、前沿、跨学科”为宗旨,拟邀请政治学、国际关系、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跨学科对话、交流、讨论,共同促进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会 议 指 南
一、报到时间和会议地点
沪外学者2025年5月17日报到办理住宿手续、领取会议资料。
上海学者2025年5月18日8:00-8:30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杨浦区四平路1230号,同济大学地铁站4号口步行290米)报到。
2025年5月18日下午会议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C301、C401和C501会议室)。
二、住宿地点
同济君禧大酒店: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50号,宾馆电话021-51801133。
三、会场秩序
会议期间请保持安静、手机请调至静音、会场内禁止吸烟。根据会议各时段安排、严格遵守大会发言与交流时间。
四、安全提示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外出注意安全、请将去向和返回时间告知会务工作人员。
五、现场会务工作人员
鲁传颖:电话:13764574968,邮箱:clu@tongji.edu.cn
刘笑阳:电话:15501007827,邮箱:lxyandyy@163.com
第七届中国战略论坛大会议程
(2025年5月18日)
开幕式
8:30-9:0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
【致 辞】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庆华 教 授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
金 鑫
门洪华 教 授
【合 影】
会场内部进行
茶 歇
9:00-9:15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外
主 旨 演 讲
9:15-12:00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
时间发言人发言题目9:15-9:30蒋耀平从广交会成果看中国外贸应对中美关税战的战略智慧与韧性9:30-9:45杨 扬五环旗下的东方智慧:以奥林匹克价值消解对抗,用体育共融诠释中国战略的世界担当 9:45-10:00唐永胜在世界变局中赢得战略机遇10:00-10:15徐 步特朗普对外政策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挑战10:15-10:30邱国洪以中日韩合作机制为依托,推动构建东亚经济命运共同体10:30-10:45李 昕科技全球化的未来及中美科技关系展望时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0:45-11:00吴志成时代主题的转换与国际关系的安全化11:00-11:15苏长和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领世界之变11:15-11:30林宏宇特朗普的“美国性”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11:30-11:45高 程“特朗普主义”与大国关系及世界秩序变革11:45-12:00楼春豪南亚地缘安全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挑战14:00-17:00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501会议室
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4:00-14:10石之瑜百年变局下国际关系理论的终结14:10-14:20罗英杰特朗普2.0时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新变化14:20-14:30刘贞晔“冷战后时代”终结与全球治理的未来出路14:30-14:40任 琳当全球治理遇到区域治理:一种制度现实主义的分析14:40-14:50曾向红试论特朗普政府2.0的“极致个人主义”外交政策14:50-15:00左希迎特朗普政府联盟战略的范式转变15:00-15:10孙德刚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中东之变15:10-15:20讨 论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5:30-15:40马晓霖特朗普关税大战对世界贸易体系和国际关系的冲击15:40-15:50郑 宇大国竞争下的全球南方分流与合作15:50-16:00宋国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国经济之变16:00-16:10祁昊天信号博弈、责任分摊与作战效能:美国军事同盟发展的新趋势16:10-16:20于宏源特朗普2.0背景下的资源安全泛化与因应16:20-16:30王传兴特朗普2.0背景下“美国之变”的新右翼根源分析16:30-16:40钟振明美俄竞争博弈与欧盟国家战略选择的分化16:40-16:50阮功松解放日之后:特朗普2.0与世界之变16:50-17:00讨 论14:00-17:00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401会议室
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4:00-14:10胡宗山特朗普关税冲击与中国世界市场红利的衰减14:10-14:20陈须隆以“全球同济”应对世界裂变14:20-14:30周桂银从危机管控走向战略稳定的中美关系:一项政策探讨14:30-14:40刘洪钟特朗普2.0背景下中国与全球南方经贸关系的新趋势14:40-14:50陈积敏美国推动印太同盟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14:50-15:00毛维准美国对华跨境物流项目“泛安全化”操纵:路径与逻辑15:00-15:10鲁传颖特朗普政府2.0中美人工智能博弈的新阶段15:10-15:20讨 论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5:30-15:40夏立平特朗普政府2.0美国之变影响下的中美关系15:40-15:50李 舒美国关税战的全球影响与中国应对15:50-16:00黄琪轩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中国与“全球南方”制造业16:00-16:10王明国特朗普2.0政府对“全球南方”的政策立场及其应对16:10-16:20孙成昊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欧政策与中美欧关系16:20-16:30孙志伟技术外交视角下中美在东南亚人工智能政策的比较研究16:30-16:40周逸江美国科技巨头监管博弈策略演进与特朗普2.0背景下的战略调适16:40-16:50李 杨特朗普2.0背景下中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16:50-17:00讨 论14:00-17:00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301会议室
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4:00-14:10宋德星新的动荡变革期的生成逻辑及其大战略思考14:10-14:20卢光盛特朗普2.0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14:20-14:30盛 力金砖国家在中美竞争中的战略定位:平衡与突破14:30-14:40陈伟光特朗普2.0新政、全球治理与中国单边开放14:40-14:50刘铁娃“和合善治”与“共同家园”:中国与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互动实践14:50-15:00邢丽菊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文化安全15:00-15:10阮建平在变局中把握机遇:基于历史和系统思维的中国外交15:10-15:20讨论时 间发言人发言题目15:30-15:40鞠海龙特朗普2.0时代应对美菲南海合作的理论思考15:40-15:50杨攻研地缘政治分裂与中国跨国供应链调整15:50-16:00杨 娜欧盟对华关系安全化:限度及“去安全化”措施16:00-16:10顾 炜中国中亚外交的基本经验与未来拓展16:10-16:20李博英特朗普2.0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新能源合作16:20-16:30封 帅数字时代外交转型的逻辑与限度16:30-16:40丁 迪数字科技时代全球治理的变革趋势、中国机遇与战略应对16:40-16:50王 蕾特朗普2.0背景下全球常规武器军控制度面临的挑战16:50-17:00讨论分议题研讨成果总结分享
17:00-17:30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501会议室
【主 持】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
门洪华 教 授
【分享人】
第一分议题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孙德刚 教 授
第二分议题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
鲁传颖 教 授
第三分议题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院长
杨攻研 教 授
大会闭幕式
17:30-18:00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C501会议室
【主 持】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钟振明 教 授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
门洪华 教 授
内部研讨会议程
主 题:略
2025年5月17日14:00-17:30
同济大学衷和楼1802室
姓名
工作单位/职务
主办单位领导
郑庆华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鑫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
特邀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蒋耀平
商务部原副部长、信息产业部原副部长
唐永胜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原副院长、陆军少将、军队科技领军人才
杨 扬
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副主席、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冠军基金发起人
徐 步
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前驻东盟使团团长、驻智利大使、江苏大学全球发展与安全研究院理事长
邱国洪
外交部前驻韩国大使
吴志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庞 坚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原高管
苏祖辉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
校外专家学者(姓氏拼音为序)
查晓刚
腾讯研究院国际政策中心主任、腾讯总部涉外交流中心总监
陈积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非洲与拉美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须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陈伟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国际经贸探索》主编
杜运泉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任
冯 瑾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编辑处处长
封 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高 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顾 炜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胡宗山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黄琪轩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蔚波
西部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 杨
艾利艾智库研究员
刘洪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刘铁娃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刘贞晔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林宏宇
华侨大学副校长、教授
楼春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卢光盛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罗英杰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
鞠海龙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马晓霖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毛维准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欧阳元文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建科铝工院院长
祁昊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秘书长
任 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阮建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沈煌南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盛 力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
石晨霞
《国际展望》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宋德星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高校政治学教指委委员
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苏长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孙德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孙学峰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孙成昊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孙志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观察》编辑部主任
王明国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肖 茜
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志翰
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邢丽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 娜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全球化问题与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杨攻研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杨海萍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
曾向红
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郑 宇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周桂银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座教授、《南洋问题研究》副主编
邹国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处长
左希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民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校内专家学者
门洪华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蔡三发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刘 春
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殷 文
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
刘淑妍
同济大学文科处处长、教授
石之瑜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讲席学者
徐 红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夏立平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二级教授
钟振明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 舒
同济大学国家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长聘教授
鲁传颖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青百A岗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挂职)、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于宏源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教授
王传兴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刘笑阳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长聘制副教授
丁 迪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制副教授
周逸江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王 蕾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排版 | 张奕睿
本文来源于同济战略派,内容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国政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