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巾帼奋进英雄城,支点建设绽芳华”武汉市“千岗连万家五进五结对”暨“巾帼建功优秀团队”服务案例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楚凤汉绣“美丽工坊”非遗传承讲师团凭借在非遗传承与巾帼帮扶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认定为“巾帼建功优秀团队”,其展示
一一以非遗力量书写建功答卷
资深媒体人/章大均,
摄影/陈萍
10月17日,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巾帼奋进英雄城,支点建设绽芳华”武汉市“千岗连万家五进五结对”暨“巾帼建功优秀团队”服务案例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楚凤汉绣“美丽工坊”非遗传承讲师团凭借在非遗传承与巾帼帮扶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认定为“巾帼建功优秀团队”,其展示的《千针万线,绣我巾帼山河》服务案例,以真挚情怀与扎实业绩打动全场。
活动现场,团队讲述人陈萍以一根绣花针为引,展开了对这支巾帼团队的深情讲述:“这根针很轻,轻如鸿毛;它很重,重若千钧——因为它承载的是千年汉绣的传承,更是万千姐妹的命运与梦想。” 这根针的“掌舵人”,正是武汉市巾帼英雄、湖北省汉绣协会会长陈慧。作为楚凤汉绣“美丽工坊”的领路人,她用执着与坚守,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为让汉绣种子跨地域生根,陈慧曾在元旦万家团圆之际,独自踏上前往新疆的列车,4300多公里的路程、5天5夜的硬座,见证着她将技艺与希望送往天山脚下的执着。她始终坚信“非遗的生命力不在博物馆里,而在火热的生活中”,带领团队探索“传承+市场”的发展路径:从登上故宫展台的《千里江山图》艺术精品,到巴黎时装周上大放异彩的时尚设计,从收藏级绣品到丝巾、手包等日常文创,汉绣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市场根基
。深耕实践中,“美丽工坊”将武汉市妇联“千岗连万家五进五结对”活动精神落到实处,走出了一条特色服务之路。团队持续开展“六进”行动:进校园播撒文化种子,进社区传递指尖温度,进企业碰撞设计火花,进景区传播荆楚风情,进展馆、进乡村拓宽传承边界,更将工作室延伸至上海、新疆等地,建立10余处产学研展销基地。这种下沉式服务,让汉绣真正走进生活、连接万家。
更令人动容的是团队背后的巾帼帮扶故事。在“美丽工坊”的培训基地里,曾经迷茫的母亲成长为技艺导师,曾经下岗的女工蜕变为培训骨干,肢体残疾的学员凭借绣艺实现经济独立,视障绣娘用针线勾勒生活希望。截至目前,团队累计培训25000余人,其中包括大量下岗女工、留守妇女、残疾女性等群体,带动近万人就业,让冰冷的数字转化为一个个重新绽放的生命。2023年,“美丽工坊”获全国残联、全国妇联授予的全国首批“美丽工坊”称号,成为巾帼建功的标杆范本。
“我只是一盏灯,但千千万万的姐妹,才是燎原之火。”陈慧的话语道出了团队的精神内核。从湖北到新疆,从国内到国际,楚凤汉秀“美丽工坊”非遗传承讲师团以针线为纽带,既挑起了汉绣传承的文化脊梁,更织就了女性成长的幸福图景。正如展示活动传递的核心力量:柔肩亦能担道义,纤手亦可绣山河,这群巾帼匠人正以群体之力,在新时代的画卷上书写着中国女性的坚韧与荣光。
来源:小徐与四百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