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6日清晨,芦溪县宣风镇的一处广场上,人声鼎沸。一位“萝卜抖法”宣讲员,正操着地道的方言,与群众聊着家常。法律知识如萝卜的清香,在这市井烟火气中,悄然沁入百姓心田。
10月16日清晨,芦溪县宣风镇的一处广场上,人声鼎沸。一位“萝卜抖法”宣讲员,正操着地道的方言,与群众聊着家常。法律知识如萝卜的清香,在这市井烟火气中,悄然沁入百姓心田。
这番场景,是芦溪县基层普法工作的缩影。以本地特产命名的“萝卜抖法”普法品牌,正以其独特的乡土智慧与创新模式,让法治精神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曾获得中宣部“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的殊荣。
▲宣讲法律知识
从土特产到普法哲学
在芦溪县,特别是宣风镇,有三样家喻户晓的土特产:板鸭、谷酒以及素有盛名的宣风萝卜。
为何选中“萝卜”来为当地普法品牌命名?芦溪县司法局副局长李婷道出了其中的双关妙义:“‘萝卜’代表着我们普法工作的本色——扎根乡土,带着泥土的芬芳,服务于寻常百姓家。”
李婷进一步解释:“‘抖’字更是精髓,这既是咱们制作本地菜‘抖萝卜’时的关键手法,也形象地寓意着我们的普法方式:把那些艰深、缠绕的法律条文,像抖萝卜丝一样,抖开来、揉碎了,再佐以生活的调料,最终让老百姓看得明白、吃得下去、消化得了。”
正是这套“抖”开的哲学,让“萝卜抖法”从名字开始,就注定了一种化繁为简、接地气的普法路径。
“老表们,土地流转签合同要注意啥?前阵子隔壁村老王就因为没看清条款吃了亏……”10月16日,在宣风镇的树荫下,一场“土味”法治宣讲正热闹开讲,“萝卜抖法”宣讲员阳鸿贵作为“法律明白人”,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朴实的宣风镇方言,将生硬的法律条文拆解成群众熟悉的田间故事,引得在场群众阵阵掌声。
“萝卜虽土,能解油腻;普法虽严,需接地气。”这句常挂在“萝卜抖法”团队成员嘴边的话,道出了其颇受当地群众欢迎的核心秘诀。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普法不同,“萝卜抖法”组建的是一支“土生土长”的队伍,开展的是“双向”的“互动”普法。
法律条文成了“家常菜”
芦溪县司法局一方面整合律师、法官等专业力量提供支撑,另一方面精挑细选了一批像阳鸿贵这样熟悉风土人情、善于用群众语言表达的“法律明白人”加入“萝卜抖法”团队。
他们引导群众自编自演,聚焦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民生热点,将普法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萝卜抖法”团队创立以来,已吸纳多位固定及流动宣讲人员,他们成为了群众身边的“法律顾问”。
如何将法条化作“家常菜”?“萝卜抖法”团队将“抖”字诀运用得淋漓尽致。“结婚彩礼要返还,法律条款有规定;邻里相争莫动气,民法典里找依据……”在芦溪县的村头广场,用方言演绎的“三句半”普法表演总能引来满堂彩。
阳鸿贵告诉记者,他们的创作过程就是一次“抖散揉碎”的再创造:“我们会收集群众关注的问题,用真实的案例进行演绎,把法律的元素融进去。”“萝卜抖法”团队将复杂的法律概念,像处理食材一样耐心“抖”开,还原成“夫妻吵架”“借钱欠条”这些生活原型,让老百姓在“看乐子”的过程中把法律知识“铭记于心”。
在网络平台,他们则瞄准短视频风口,打造了《乐乐当兵记》《刷单刑不刑》等“普法小剧场”。刷着抖音,听着乡音,看着身边事演绎的剧情,法律知识在3分钟的短片中变得可触可感。“视频开头是吸引人的剧情故事,讲的又是我们宣风镇的土话,听着亲切,也愿意看下去,一些法律知识很容易就记住了。”一位群众感慨道。
“云端+网格”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刷抖音学法律,现在又经常能在广场上、田间地头线下‘听法’。”当地群众的话,印证了“萝卜抖法”传播模式的魔力。
芦溪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光萍说,“萝卜抖法”构建起“云端+网格”的双轨普法模式,打破了时空界限。线上,除了短视频,还建立了网格法治宣传微信群,实现普法内容的精准投送和二次传播;线下,法治情景剧、流动舞台剧、“普法集市”等活动贯穿全年,让群众沉浸式参与体验。
这种“线上精准推送+线下沉浸体验”的结合,让法治宣讲如毛细血管般深入社会肌理。数据显示,“萝卜抖法”开展以来,芦溪县已组织各类“萝卜抖法”活动550余场,制作微视频120余个,覆盖受众超130万人次。
实实在在的数据,丈量着“萝卜抖法”带来的可喜变化。更深刻的改变,发生在群众的思想与行动中。
“有一次在小区,一个小孩看见楼上有人高空抛物,马上大喊‘你们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阳鸿贵认为,这就是孩子接受了普法教育的结果,群众通过“萝卜抖法”学到了法律知识,更开始了自发的二次传播,这意味着法治意识正从“入耳”走向“入心”。
“我们将继续推动方言文化与法治宣传的深度融合,新增‘普法三句半’‘方言法律脱口秀’等形式,邀请更多‘法律明白人’参与创作,将‘萝卜抖法’打造成更知名的方言普法IP。”陈光萍说。
十月的芦溪,法治的芬芳如萝卜清香般弥漫在乡土之间。当法治宣讲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场景,法律便不再是遥远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这根深深扎根本土的“萝卜”,正以其“抖”开的智慧与生命力,持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养分。
出品:赣法云客户端
来源:江西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