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涌动着传统文化热潮,近日,京津冀非遗市集正式开市,各类非遗瑰宝集中亮相。其中,北京市通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的展演惊艳全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爽更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专访,为观众解密这项“水中作画”的千年技艺。
北京广播电视台 BRTV-新闻 北京新闻邀您国庆中秋假期来北京副中心赶大集 北京通州区茶百戏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刘爽“茶上丹青”成人气焦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盛宴来袭 BRTV-新闻(北京新闻黄金时段21:11)带您看非遗魅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茶上丹青成“人气焦点”【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闻】【BRTV-新闻】北京新闻官方媒体报道: 京津冀非遗市集开市 茶上丹青引人驻足 通州非遗茶百戏传承人刘爽解密“茶上丹青”千年绝技。
刘爽 北京通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刘爽 世界非遗国际传播大使 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
秋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涌动着传统文化热潮,近日,京津冀非遗市集正式开市,各类非遗瑰宝集中亮相。其中,北京市通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的展演惊艳全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爽更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专访,为观众解密这项“水中作画”的千年技艺。
开幕式现场,刘爽携弟子李佩佩联袂登台,带来非遗展演《共赏千年技艺·北京茶百戏代表性项目》,瞬间成为全场焦点。刘爽老师以温润茶汤为“纸”、茶筅为“笔”,无需任何颜料,仅靠手法调控茶汤肌理,便在杯中勾勒出灵动画面——茶汤流转间,图案时而清晰婉转,时而朦胧写意,“水中作画”的奇妙场景让观众纷纷驻足,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很多人第一次听‘北京茶百戏’会好奇,其实它是中国古老的‘分茶’技艺,最早能追溯到唐代,宋代更是达到鼎盛。”面对北京广播电视台镜头,刘爽老师耐心解读,“它和传统书画最大的不同,是不用笔墨颜料,全靠茶与水的交融:我们通过控制注水的角度、力度,以及茶筅搅动的节奏,让茶汤表面形成自然纹理,这些纹理会随茶汤变化呈现出不同物象,就像在茶汤里‘生长’出画来,所以也叫‘水丹青’。”
谈及传承,刘爽表示,北京茶百戏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承载着古人“以茶为媒、以艺为趣”的生活美学。“现在能通过京津冀非遗市集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这项技艺,特别有意义。我带徒弟也是想把这份‘茶汤里的千年智慧’传下去,让老手艺在当下依然能‘活’起来、‘火’起来。”
此次,北京城市副中心市集以非遗为纽带,串联起京津冀三地文化脉络。而北京茶百戏这颗通州非遗明珠,也借由展演与专访,让更多人读懂了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底蕴,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