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章还狂?没有董宇辉的命却被罗永浩反讽,顿顿难怪成如今局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00:10 1

摘要:顿顿离开东方甄选四个月后,局面已经反过来:热度没起色,口碑掉得快,招商也没拿出什么大牌,粉丝增长远不及预期。他自己曾信誓旦旦说能签到八百个品牌,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空话一场。观众的评判很直接:从曾经的“第二大主播”到如今的尴尬位置,更多是靠着离职带来的话题度在维持

顿顿离开东方甄选四个月后,局面已经反过来:热度没起色,口碑掉得快,招商也没拿出什么大牌,粉丝增长远不及预期。他自己曾信誓旦旦说能签到八百个品牌,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空话一场。观众的评判很直接:从曾经的“第二大主播”到如今的尴尬位置,更多是靠着离职带来的话题度在维持关注,而不是实打实的业绩。

接下来的情况,要从几件事儿讲起。先看两个人的做法,能更直观说明问题。罗永浩那边,风格直来直去,爱揭行业毛病也敢把账本摆出来。他在社交平台上说的话干脆利落,不绕弯,碰到广告里的小字免责、假创新之类的问题,会把它点出来并批评。别人看他,能有点恨他,但也有人给面子,因为他不仅会说,还真有实力和账本在背后支持——八个亿还清了,这数字不是空话。说白了,他的“硬”是有根有据的。

再看董宇辉,路子完全不同。他原来是老师,讲起话来温和,直播也把观众放在第一位。离开东方甄选后成立了团队,稳步扩张,出来一个月就涨了三千万多粉。这说明啥?不是光靠吵,而是把教学和信任感搬到商业上去用了。他离开以后经常给老东家留面子,不拆台,也不高调宣称自己多厉害,这反而让他更容易被观众和品牌接纳。

顿顿的处境则复杂得多。他离开时带了点傲气,离职后把这股傲气放大了。镜头前的形象和话术里,经常有“我值这个价”、“我该有的资源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味道。动作上爱眯眼、抬头、翘嘴,这些细节对于观众来说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它们把注意力从产品上拉回到人身上,也让品牌方开始犹豫。你要做长期生意,光靠个人魅力不够,得把供应链、履约能力、售后把稳。有些品牌看人多,也会测量风险:这个主播能不能把货卖出去?退货率高不高?能不能把品牌形象顾好?顿顿在这几项上给人的答案并不够有力。

回过头看他离职前后的动作,有几处节点比较关键。离职前,他在公开场合频繁放话,说自己更懂市场、更有眼光,暗示被平台限制。离开后,把这些话放大了,在采访和直播里反复强调自己的价值。短期里,这类话题能带点流量,但长远看,会消耗观众的好感。四个月过去,搭供应链、谈长期合作这两件事没见大的进展;能拿出来的品牌,多是一些中小号。这就和他曾说能签八百个品牌的口径,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观众和品牌都会把这种反差记在心里。

说到直播里的细节,有两件事被反复提及。一次直播里他说签招商像买大白菜一样容易,话一落,评论区有人冷笑。还有一次采访中他说不在乎流量多少,重要的是他该得到的价值。离职初期,这种话听着像自信,时间拉长后就更像自我安慰。观众是现实的,嘴上说“价值”,但看得更实际:产品质量、销售数据、售后情况。你把观众当成镜子,他们会把你的话照得更清楚。

从行业角度看,直播带货不是单打独斗。供应链要稳、仓配要跟上、数据要能呈现,拿到品牌信任后,还得在售后上把事儿做好。罗永浩之所以还能有说服力,一部分来自他敢怼行业问题、揭短的能力,另一部分来自他背后确实有些资本或资源支撑。董宇辉的稳,是把教学的信任和团队化运作带入商业。顿顿的问题在于把个人气质当成全部,却没把企业运作的底座搭好。外人看着,就像盖房子只剩了屋顶,地基没打实。

品牌合作里有个看不见但很重要的账本:履约。谈成合同容易,真正把货卖出去、控制退货、处理投诉才最难。很多大品牌更看重长期稳定的合作,而不是一两场爆款。顿顿团队里承诺的事太多,但兑现的少,品牌方开始觉得他是个不太稳的伙伴。平台扶起来的流量是加速度,离开平台以后,稳定性和执行力更重要。少了这两样,谈判桌上的筹码就自然缩水。

观众的判断也讲究顺序感。先是产品能不能用、讲的人能不能让人信服,最后才看人设。董宇辉把观众放第一,他说话里有教学式的耐心,这能把人留下来。顿顿则更多在强调自己比别人优秀,这种自我放大的姿态容易把观众隔开。再加上他离开后还带着轻蔑去说老东家,这点让不少人觉得忘恩负义。人心里都有个账本,谁先让你火,谁帮你搭台,这事儿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个现实层面是公众记忆的时间窗。网民的记忆不短也不长,关键看你离开后做了什么来填补原来的位置。有人能在低谷里慢慢修复,办法是承认问题、去解决问题;有人选择继续放大个性,用极端行为博曝光,结果曝光多了,合作机会却少了。顿顿看起来更倾向于后者,继续放声强调自己,而不是拿出让合作方放心的实绩和体系建设。

镜头之外,行业也在变成熟。几年前靠猛火力能快速拉动数据,现在品牌和观众都更挑毛病。短期爆发的打法,长期会被磨平边角。想要稳住,得在后台把流程、合规、售后、数据都抓好。这不是喊几句漂亮话能做成的,得有人专门做这些事,团队得有对应能力。顿顿在这方面的表现,外界看得比较清楚:话很多,实际落地的少。

现在的状态挺直观的:顿顿还在做直播,偶有话题和小单,但和过去的光环差了一截。谈判桌上不少品牌在观望,粉丝增长没有以前那么猛,评论区里声音也分化明显。与此同时,罗永浩继续用他一贯的方式在圈内外掀起争议,既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董宇辉稳着走,团队化、口碑较好。不同的人走了不同的路,市场和时间会把结果慢慢摆出来。

来源:柳下弄箫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