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村口的槐树下,70岁的王老汉正带着小孙子乘凉。他兜里揣着存折,院里种着菜,每天雷打不动地绕着麦田走三圈。当城里人还在为养老金发愁时,王老汉早就悟出一个理儿:养老这事儿,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
农村老人的养老智慧: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在村口的槐树下,70岁的王老汉正带着小孙子乘凉。他兜里揣着存折,院里种着菜,每天雷打不动地绕着麦田走三圈。当城里人还在为养老金发愁时,王老汉早就悟出一个理儿:养老这事儿,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
一、农村养老的现实困境
隔壁李婶的故事让全村人唏嘘。她把一辈子攒的8万块钱交给儿子保管,结果儿子做生意赔个精光。现在每月就指着90块钱的养老金过活,连降压药都得省着吃。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养儿防老的老话,在如今这世道越来越靠不住了。
现在农村常见三种养老难:
子女外出打工,一年回不来两趟,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新农合报销比例低,一场大病就能拖垮全家
物价涨得比养老金快,100块钱掰成八瓣花
二、聪明老人的三道保险栓
我们村张会计退休后活得比年轻时还滋润,他有三样法宝:
钱袋子要攥紧
年轻时就在信用社办了零存整取,每月雷打不动存500。现在除了有退休金,还有18万存款吃利息。地里种的花生、芝麻,赶集时能换零花钱。他总说:"存折放在贴身的兜里,比放在儿子口袋里踏实。"
身子骨要硬朗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打套太极拳,再伺候院子里的菜地。去年体检,各项指标比城里坐办公室的年轻人还好。他算过一笔账:"少生一次病,等于多挣两千块。"
心窝子要热乎
参加了村里的秧歌队,还带着几个老伙计搞起了养蜂合作社。用他的话说:"人老了就怕闲着,有事忙活着,日子就有滋有味。"
三、咱们农村人的养老经
邻镇刘木匠给我支了几招,特别实在:
五十岁前要办妥三件事
把老房子翻新好,有个遮风挡雨的窝
给全家人都交上新农合
在承包地里种上果树,老了也有收入
六十岁后记住三个"不"
不跟子女住一个锅吃饭(避免矛盾)
不把家底透给晚辈(留点过河钱)
不掺和儿女家务事(清闲自在)
七十岁要守住三条路
菜园子(自给自足)
村委会(政策消息)
村卫生室(健康保障)
四、活出精气神才是真本事
村南的赵奶奶今年82了,大字不识几个,却是抖音上小有名气的"山药奶奶"。她白天挖山药,晚上让孙子教她直播带货,现在粉丝都有三万多。老人常说:"别总觉得老了就不中用,咱农村人实在肯干,啥时候都能活出个样来。"
在田埂上溜达时,我常想起老支书的话:"人这一辈子啊,年轻时是为别人活,老了得学会为自己活。"存够看病钱,留足口粮田,养个好身体,交几个知心老友。这样的晚年,不比眼巴巴等着儿女回来看望强?
暮色渐沉,王老汉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他摸出老年机看了看时间,笑着说该回去喂鸡了。望着他稳健的背影,我突然明白:真正的养老智慧,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自立更生里。就像地里的庄稼,自己扎下的根,最经得起风吹雨打。
个人观念,仅供参考。
来源:哦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