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妈上周把稻香村低糖绿豆糕塞进我行李箱,说‘怕你加班猝死,先补点B1’。
“我妈上周把稻香村低糖绿豆糕塞进我行李箱,说‘怕你加班猝死,先补点B1’。
”——这条朋友圈炸了,评论区一水儿“同款妈”。
笑完才反应过来:原来传统糕点已经偷偷升级成“续命小零食”,连00后都在抢。
先说绿豆糕。
去年稻香村把糖砍了30%,用甜菊糖顶班,热量直接掉了一个苹果。
更鸡贼的是他们把抹茶、桂花做成季节限定,春天咬一口像喝西湖,秋天像撞进桂花巷。
杭州研究所还搞出“冷脱水”黑科技,维生素B1多留15%,熬夜党表示:吃两块,心跳不飘了。
现在办公室抽屉里不放几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社畜。
枣泥方酥更卷。
山东老板直接包下新疆若羌的有机枣田,农残指标比国标低30%,吃一口像在枣树下啃新鲜。
陕西厂子砸钱进德国烤炉,分段控温,酥皮掉渣率提升20%,保质期拉到90天,我妈终于不用三天两头跑邮局寄“家乡味”。
最离谱的是故宫文创插一脚,把乾隆御笔“朕甚想你”印盒子上,单月干出10万盒,闺蜜抢不到现货,连夜找黄牛加价50%,比抢演唱会门票还疯。
红枣糕直接变身“仙女补血包”。
农科院把阿胶怼进去,铁含量飙40%,迷你一颗15克,塞口袋像巧克力。
楼下奶茶店更狗,把它扔进热牛奶,一杯“红枣糕厚乳”卖22,单店一天200杯,外卖小票打出来红彤彤,像喜报。
上班族下午三点血糖崩盘,吸一口,血条瞬间回弹,比红牛温柔,比枸杞拉风。
别以为只是换皮。
行业半年报说,2023上半年传统糕点整体涨18%,其中“魔改版”贡献35%增量,Z世代占了快三成。
老字号线上销量飙42%,直播间里“宫廷同款”链接一上,秒空。
数据冷冰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你以为是给奶奶买礼物,结果自己先吃到停不下来。
有人吐槽“还是老味道正宗”,可身体很诚实——低糖、小包装、高营养,就是比齁甜大砖头好卖。
专家放话:到2025年,这类“新中式糕点”要冲200亿。
翻译成人话:以后超市货架上,传统糕点不再积灰,而是跟薯片肩并肩,谁先空谁赢。
所以,下次路过糕点柜别急着皱眉。
那些印着节气、写着低糖、15克一颗的小方块,早就不是“过年才吃”的仪式感,而是随时能掏出来的续命丹。
传统没死,只是偷偷学会了装可爱。
来源:a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