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一款药“打工人”年入75亿,却仍在找血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6:15 2

摘要:2023年底,百利天恒把自家双抗ADC(BL-B01D1)“嫁”给BMS,彩礼8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纪录;2025年10月,第二笔2.5亿美元到账,累计落袋约75亿人民币。可公司上半年营收仅1.7亿、净利-11亿——账上钱越多,亏损越显眼。原因无他:

【以下内容根据公开信息以及个人理解编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和建议!】

(概述)
2023年底,百利天恒把自家双抗ADC(BL-B01D1)“嫁”给BMS,彩礼8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纪录;2025年10月,第二笔2.5亿美元到账,累计落袋约75亿人民币。可公司上半年营收仅1.7亿、净利-11亿——账上钱越多,亏损越显眼。原因无他:正是“金矿”进入最烧钱的三期临床冲刺期,而传统仿制药、中成药生意撑不起20%+的研发费率。下面四段,看看这家“单药富矿”如何把故事讲成马拉松。

一、BL-B01D1:能“一打七”的肿瘤狙击手

全球首个EGFR×HER3双抗ADC,同时锁定两条肿瘤逃逸通道,疾病覆盖瞬间“广谱”: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等11个三期临床齐开,7项适应症被纳入中国突破性治疗。2025 WCLC数据更“离谱”:联合奥希替尼一线客观缓解率100%,后线单药把耐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从5-7个月拉到12.5个月。疗效硬核,BMS才肯甩出84亿美元总包,也给了百利“一条药打天下”的底气。

二、钱到账≠上岸:三期临床是吞金兽

首付8亿+里程碑2.5亿,账面现金一度超85亿,但三期临床患者入组、全球多中心、对照组费用都是“美刀计价”。公司2025上半年研发支出10.4亿,占营收606%,全年大概率突破20亿。类比同行,一个全球三期ADC年均花费3-4亿美元,BL-B01D1同时跑11个适应症,相当于同时开三桌“豪华 Vegas”。账上现金够烧三年,但若审批延迟,烧钱周期立刻拉长。

三、传统业务“供血”不足:仿制药成零钱罐

公司现有收入靠丙泊酚、黄芪颗粒等老品种,年销售峰值仅2-3亿,且面临集采降价。2025上半年1.7亿营收,同比下滑,毛利被进一步压缩。换言之,“零钱罐”无法为“火箭研发”输血,只能不断外部融资:37.6亿定增刚落地,香港IPO又提上日程——目标不仅是钱,更是国际曝光度;董事长直言要当MNC,先让全球投资者记住股票代码。

四、管线厚度:14个在研项目“备胎”待检

除BL-B01D1,公司还有14个在研产品,覆盖血液瘤、自身免疫等,但多数处于临床前或一期,短期无法接棒。唯一接近“二当家”的是BL-M07D1(HER2 ADC),刚完成一期,距离创收至少两年。这意味着未来两年业绩仍靠“单核”驱动,若BL-B01D1上市受阻,估值将瞬间折价。

五、投资小贴士:富矿与深坑并存

富矿:84亿美元总包+全球多中心数据领先,成功上市即可贡献峰值销售额50+亿美元,按10%净利率测算,归母净利峰值或达30-35亿人民币。深坑:单药依赖、三期不确定、汇率+临床成本双升。操作策略:盯紧三个催化剂——①206月初美国三期首例患者入组;②中国BLA递交时间;③港股发行价与估值锚。若能如期推进,公司有望从“事件驱动”转为“销售驱动”,否则高现金也挡不住高估值回撤。一句话:百利天恒已站在金矿口,但别忘了带安全绳。

来源:了解世界和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