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95亿收购突然黄了, 是利空还是战略清醒 ?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22:14 2

摘要:10月17日晚间,歌尔股份一则终止收购的公告引发市场热议:原计划斥资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米亚精密与昌宏实业100%股权的交易正式告吹,这桩被寄予厚望的百亿并购仅推进三个月便戛然而止。消息一出,投资者社群瞬间分成两派,有人担忧错失补全产业链的

10月17日晚间,歌尔股份一则终止收购的公告引发市场热议:原计划斥资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米亚精密与昌宏实业100%股权的交易正式告吹,这桩被寄予厚望的百亿并购仅推进三个月便戛然而止。消息一出,投资者社群瞬间分成两派,有人担忧错失补全产业链的机会,也有人认为及时止损更显理性。这场看似意外的"终止",实则藏着消费电子行业转型期的关键逻辑。

先理清这桩并购的核心脉络。7月首次披露预案时,市场普遍将其视为歌尔股份的"补短板"之举。标的公司米亚精密与昌宏实业均为联丰商业集团全资子公司,主营精密金属结构件、机床刀具等产品,不仅与苹果等头部客户保持长期合作,更是Apple Watch金属中框等核心部件的重要供应商,2024年合计营收达94亿港元,在精密制造领域具备成熟的技术与客户基础[__LINK_ICON]。对歌尔而言,当时正加速向AI硬件与AR/VR领域转型,收购标的能直接补强其在精密结构件领域的产能与技术,与自身声学、光学业务形成协同,进一步巩固在智能穿戴供应链的地位。从交易方案看,资金来源拟采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彼时市场更关注并购后的整合效应,对资金压力的讨论相对有限。

此次终止的直接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关键条款达成一致",公告虽未披露具体分歧点,但结合行业惯例可推测核心矛盾所在。最可能的分歧是估值与业绩承诺的博弈:消费电子行业今年呈现弱复苏态势,精密结构件价格存在波动压力,歌尔可能希望根据行业景气度调整估值,而卖方更倾向于维持溢价;另一种可能是交易对价的支付方式与业绩对赌条款未能对齐,作为头部供应商,标的方或许不愿接受过于严苛的业绩承诺,双方在风险分担上难以达成共识。值得庆幸的是,此次终止是协商一致的结果,歌尔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也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不利影响[__LINK_ICON],这为后续潜在合作保留了空间。

深入拆解便会发现,这场"并购黄了"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是歌尔在行业调整期的理性选择。从资金层面看,省下95亿缓解了现金流压力。消费电子行业当前正处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AR/VR设备、AI音箱等新品研发需要持续投入,此前歌尔已借款收购英国厂商Plessey加码AR领域,若再叠加百亿并购的资金支出,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率攀升。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虽有68亿元,但短期借款达42亿元,此时暂缓大额收购,可将资金更集中地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避免多元化扩张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行业趋势看,自建产能可能比并购更具主动权。三季度以来,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领域竞争格局发生微妙变化,头部厂商纷纷扩产导致产能逐渐充裕,叠加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部分产品价格出现5%-8%的回落。在此背景下,通过并购快速获取产能的紧迫性有所下降,而歌尔自身在潍坊的精密制造基地已具备一定基础,与其花高价收购成熟标的,不如依托现有技术团队自建产能,既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又能根据自身产品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线,这种"内生增长"模式在行业调整期反而更稳健。

从战略聚焦角度看,终止并购更利于集中资源攻坚核心赛道。今年歌尔的转型方向非常明确,即从传统消费电子代工向AI硬件与AR/VR核心厂商升级,三季度已推出搭载自研声学算法的AI耳机,AR眼镜出货量也同比增长40%。精密结构件虽重要,但并非决定转型成败的核心环节,通过外部合作同样能获取相关资源。此时终止百亿并购,可避免管理层精力分散,将资源更精准地投向光学显示、AI交互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这种"做减法"的战略反而更符合行业转型逻辑。

这场并购终止事件,更折射出消费电子行业当前的三大核心趋势。一是并购回归理性,盲目扩张时代终结。前几年行业高增长期,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快速抢占市场,但如今弱复苏背景下,估值分歧加大,业绩承诺兑现难度上升,企业更注重并购的实际协同效应而非规模。二是核心技术成竞争关键,非核心环节可灵活外包。随着AI与AR/VR技术渗透,光学、算法等核心能力决定企业上限,而结构件等非核心环节通过供应链合作即可满足需求,无需强行内化。三是现金流安全被提至更高优先级,在需求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比追求规模扩张更重要,这也是歌尔此次及时止损的深层原因。

对投资者而言,解读此类并购终止事件需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判断其影响可从三个维度切入:一看终止成本,若无需承担赔偿且不影响主业,则实质性利空有限;二看资金用途,若节省的资金投向更具前景的核心业务,反而是利好信号;三看行业时机,若行业处于调整期,暂缓高价并购往往比盲目推进更理性。具体到歌尔,此次终止并购既规避了潜在风险,又保留了战略灵活性,短期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但长期来看更利于其聚焦核心赛道的转型进程。

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规模为王",而是"精准取胜"。歌尔此次终止百亿并购,或许正是从"求大"向"求强"转变的信号。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市场中,懂得适时取舍、聚焦核心,远比盲目扩张更能穿越周期。

特别提醒:本文分享的尾盘操作技巧仅为技术分析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波动大,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实际情况独立决策

来源:小米兔兔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