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目播出一天后,因在镜头前称“邓莎对家庭最大贡献是生儿子”并轻贬妻子事业,路行被舆论围观,随后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与执行董事职务
节目播出一天后,因在镜头前称“邓莎对家庭最大贡献是生儿子”并轻贬妻子事业,路行被舆论围观,随后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与执行董事职务
那一刻并不戏剧,甚至很日常
镜头里的客厅亮着白光,桌上放着没开封的矿泉水,路行靠在椅背,语气平平地说,他不太清楚也不好奇邓莎的工作,反正就是演那些宫女、丫鬟
邓莎抬眼看他,笑了下,没有接话
说白了,这是许多家庭里的“轻视一瞥”,但放在公众面前,声音会被放大
他把“生儿子”四个字抬到功劳簿最上面,这一判断像一枚冷石,砸在许多女性的心口上
镜头另一头,邓莎补了一句,她很有事业心,只是结婚后选择回归家庭,放下了不少角色和机会
她说他们已是半分居的状态,有事再说事,有时一周连一条消息都没有
她家里养了六只狗,四只是流浪犬
到这,气味和生活感就出来了:凌晨的狗叫、分开的被窝、各自的日程
路行说自己睡眠不好,和她生活习惯不一样,所以分两个家住
更扎心的是,她坦言怀孕时他一次产检都没到场,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他对孩子参与的部分可能只剩交学费
节目播出后,评论区瞬间炸开
很多观众说不适,觉得被冒犯
不少网友直言,这种把女性价值压缩为生育的表达,是物化与不尊重的叠加
也有人心疼邓莎,觉得她说“丧偶式婚姻”不是夸张,是无奈
换句话说,比争吵更冷的是不在场,尤其在该出现的时刻缺席
一天后,资本层面迅速给出动作
10月17日,联创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路行因欲投更多时间于个人业务发展,辞任董事会主席与执行董事
对外公开资料里还有“创联控股”的写法,名称表述不一,但信息指向同一家公司
节目播出一天后他辞任,这个时点极其敏感,无法不让人联想到声誉与风险的联动
不过,企业公告之外还有补充信息
有业内人士提到,路行仍持有北京创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约22%股权,辞职不等于抽身
再往回看这位当事人,他的履历并不轻
节目里,他自己说过,曾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工作19年,做到副行长,之后在港股公司第一视频集团任执行董事
后来在教育与金融交叉的赛道里担任董事长与CEO
一个在体制与市场都打过仗的中年男性,谈及伴侣的职业,却能说出“演丫鬟就行”的话,这种反差才让人后背发凉
而邓莎,也不是“一句丫鬟”能概括的履历
她出道多年,在多部古装与年代戏里打磨角色,翻开片单,能看见她的边缘角色向内生长的那点韧性
可当生活里有人只用一个标签归拢你的努力,再长的清单也抵不过一句轻飘的评价
把“生儿子”定义成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最大的付出,背后是根深的性别脚本
说到底,这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连接着一代人的婚姻焦虑
民政部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同比减少约20.5%,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略有上升
有专家分析,2024年的回落与“无春”习俗避讳有关,2025年或小幅反弹,但长周期仍会波动下降
选择结不结、离不离,越来越像一门成本精算学,感情是真的,算计也是真的
再看几起近期热搜,脉络更清晰
年初的“丁克婚姻20年丈夫竟和别人生子”,震到很多人
一个约定不生育的婚姻,最终被不告而别的生育行为击穿底线
警方介入,涉事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忠诚与沟通,比“到底生不生”更基本;
破坏契约,代价不会小
把这起事件与《再见爱人》的对话摆在一起,更能看懂“参与感”三个字的分量
公众人物的婚姻,常常是另一面镜子
佟丽娅与陈思诚的故事,从隐忍到止损,很多人都记得那句轻轻的“祝福”
马伊琍与文章的起落,也曾让人讨论“且行且珍惜”的边界
公众人物的婚姻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普通人的困惑与选择
有人选择把裂缝修补,有人选择把裂缝交给时间,有人则彻底翻页
从镜头回到家务,一个家庭怎么分工,从来不是“谁挣钱多谁说了算”
婚姻的底层逻辑,是尊重与参与,而不是功劳记账
在产检室的冰冷椅子上坐过的人最懂,那个时刻不需要豪言,需要的是握住的手
在孩子夜里发烧时,也许你记不清哪次喂了多少药,但会记得那次他在不在场
当然,节目里的片段是剪出来的,个人的复杂远不止被看到的几分钟
镜头有选择,舆论有偏好,当事人的纠葛也有说不完的另一面
可即便如此,某些话说出口,它就成了一个标记,提醒我们别把“家”的建设外包给女性的隐形劳动
接下来会怎样,没人能替他们决定
有人猜测辞职是为了避险,也有人说是回归私域生意的节奏调整
无论动机如何,公众的情绪已经被点燃,这火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指向一套陈旧的价值排序
如果说这场风波有一点意义,可能就是把“尊重职业、共担育儿、及时在场”再次摆到桌面中央
我更愿意把这件事当作一堂家课:别轻飘飘地评价伴侣的工作,别把生育当成抵账筹码,别让沉默成为默认的相处方式
说白了,婚姻不是一纸客户经理的台账,它是两个人反复协商的习惯与态度
当一个人只把自己放进事业的叙事里,另一半终会在生活的缝隙里退场
这才是很多关系变冷的原因
最终,决定一段关系走向的,不是“有没有孩子”,而是“有没有彼此”
愿每个家庭都能把话说在当下,把人放在心上
来源:波妞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