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10月16日,央视《体坛零距离》特别节目《跨时代对话》完整版正式对外播出,引发排坛热烈关注,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对谈中,中国女排的两位代表人物:“铁榔头”郎平与朱婷,跨越时代首次深度对话。她们从国家队的赛场聊到内心深处,从奋斗岁月到精神传承,用一段段真实经
北京时间10月16日,央视《体坛零距离》特别节目《跨时代对话》完整版正式对外播出,引发排坛热烈关注,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对谈中,中国女排的两位代表人物:“铁榔头”郎平与朱婷,跨越时代首次深度对话。她们从国家队的赛场聊到内心深处,从奋斗岁月到精神传承,用一段段真实经历和真挚情感,为观众勾勒出一幅中国女排精神的时代画卷。
郎平动情回忆1979年自己在郴州训练基地的艰苦岁月,那一年,中国女排还未登上世界之巅,为了备战亚洲赛事,队员们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正是那段经历,奠定了女排精神的雏形,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在决赛中逆转击败日本,首次夺得世界冠军。郎平回忆当年那一刻,“全队抱在一起哭,感觉终于为国家争了光。”正是在那场胜利后,“女排精神”一词首次被广泛提起,成为几代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坐标。
郎平在1995年首次临危受命执教国家队,2013年回归时再次挑起大梁,而她一眼看中的,就是身材瘦高、技术尚未成熟的朱婷。“她是我最优秀的徒弟。”郎平毫不掩饰对朱婷的认可。
朱婷则深情讲述了自己在里约奥运会前状态低迷、压力巨大的阶段,曾收到郎平的一条短信:“你是我最优秀的徒弟。”这句简短却有力的话语让她当场落泪,也重新燃起斗志,最终帮助中国队在里约奥运夺冠。
这种不只是师徒、更像母女的关系,贯穿了朱婷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节目中也有趣味瞬间,互动环节中更是笑料不断。朱婷透露,如果不打排球,自己可能会去开一家小店,而郎平则笑说,曾梦想成为眼科医生,这样的轻松对话,拉近了偶像与观众的距离,也让人看到竞技体育背后鲜活、真实的人格魅力。
“扎心瞬间”里,朱婷透露:“当时的一场比赛,前面的队友都发球失误,然后到我这,我就没有失误,郎导暂停之后就说你就别保发球了,你的球已经够菜了,然后人家就给直播出去了。”
在对谈中,朱婷也谈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体育生不是头脑简单,哪怕多认识一个字,也是好的。”她坦言,自己出生于农村,靠体育改变命运,但从未放弃学习的机会。“不冲突,体育人也要有文化。”这一观点,也呼应了郎平在节目中的寄语:“能上学就上学,退役后不要急着做别的事,先充实自己。”
节目最后,郎平也寄语朱婷:“我希望她能够快乐,敞开胸怀,同时我也希望她能够保持好自己的状态,能够多打几年球,我们也多欣赏朱婷在国际排球赛场上,为中国两个字代言。”
来源:我爱陶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