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川区首届“才聚东川·创享未来”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深沟社区面条文化馆项目负责人邓先坤“让东川面条文化走出大山”的发言掷地有声。该项目不仅斩获创新组一等奖,更成为现场7个签约落地项目之一。这场历时近半年的大赛,吸引169个项目、500余名青年创客参
牯牛山下,金沙江畔,一场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正在昆明东川这片红土地上生动上演。
在东川区首届“才聚东川·创享未来”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深沟社区面条文化馆项目负责人邓先坤“让东川面条文化走出大山”的发言掷地有声。该项目不仅斩获创新组一等奖,更成为现场7个签约落地项目之一。这场历时近半年的大赛,吸引169个项目、500余名青年创客参赛,25个优质项目最终晋级决赛,正成为东川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决赛路演现场。孟祝斌摄
以赛为桥:破解红土地人才之渴
因铜矿闻名的东川,正经历从资源依赖到人才引领的深度转型。“东川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需要创新。”东川区委副书记游涯坤的话语,道出了这片土地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首届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本质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人才引进工程”。
“我们在与青年交流中发现,东川缺乏创业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共青团东川区委书记许思局直言办赛初衷。正是瞄准这一痛点,大赛汇聚起500余名青年才俊,他们带来的项目覆盖东川现代农业、乡村文旅、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从“云稻米认养”到“进口花卉产销一体”,从“面条文化馆”到“红色研学旅行”,既有科技含量,又接新农地气,尽显当代青年扎根乡土的创新智慧。
决赛评委亮分环节。孟祝斌摄
多维赋能:筑牢创业成长沃土
“创新创业大赛的工作重心在培育,核心在服务,目的在转化和应用。”游涯坤点明大赛的核心价值。为让创业种子生根发芽,东川构建起全方位扶持体系:“东川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工作生活便利、技能提升等综合服务;“乡村振兴人才超市”组建专家人才数据库,为创业者链接前沿技术、市场信息与产业资源。
大赛更创新性搭建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双创导师与参赛选手’一对一’帮带制度,项目从入围到决赛阶段完成度逐步提高,有效弥补了返乡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差距。”东川区委组织部部长付敏介绍,青商会与乡镇人才服务站的联动机制增强了资源匹配精准性,乡镇参与点题环节更优化了项目落地可行性。
政策护航让人才安心扎根。东川为创业人才提供一揽子政策支持:获奖项目纳入区乡村振兴项目库并获政策资金支持,入选人才纳入区人才库,后续通过资源整合助力创业就业。大赛现场,多部门负责人组成服务团队提供即时咨询对接,用实际行动兑现“为青年创客提供更高效服务、更优质扶持、更舒心生活”的承诺。付敏表示,东川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让各类人才“创新有条件、创业有舞台、创富有机会”。
颁奖仪式现场。孟祝斌摄
项目落地: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优质项目的落地,是东川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深沟社区面条文化馆项目,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深沟社区现有6家面条加工厂,年产销1500吨面条、产值2200万元,却因缺乏推广“鲜为人知”。邓先坤团队的解决方案,是打造集文化展示、产品销售、美食品尝、DIY互动和零售代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文化展览底层免费引流,通过展示面条历史、工艺与地域特色建立专业背书,为其他产品和服务导流。“虽然拿了一等奖,但不足还有很多,希望得到各方支持让项目更完善。”获奖后的邓先坤,更热情邀请大家“到深沟旅游、到面庄做客”。
进口花卉产销一体科研技术项目,则展现了高科技农业的落地成效。该项目以种子引进、种苗组培研发、标准化智能种植、产品采收定级、运输销售为一体,属科技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项目。项目构建起多方共赢格局: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等增加收入、提升技能;村集体通过分红、租赁、服务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地方政府通过税收增加、土地增值优化产业生态。这种“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路径。
“每一份方案都凝聚着对东川的热爱、对商业的思考、对功成名就的期待。”一位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动情地说。为设计东川文化IP,其团队反复打磨方案,多次走进三江口布依村实地调研——这份扎根乡土的热忱,正是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力量。
新落地项目签约仪式。孟祝斌摄
聚力未来: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大赛的价值,早已超越赛事本身。“多个项目契合东川乡村振兴主题,落地性强、推进高效。”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副理事长翁健晖作为评委,直言希望与优质项目负责人进一步沟通合作。这种资源对接的乘数效应,正是大赛的重要追求。
复赛及决赛通过多个平台直播,全网吸引108万人次线上观赛,不仅提升了首届赛事知名度,更让好项目获得更多落地机会。“比赛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才俊的真才实学与创新精神。”许思局的总结,道出了赛事成功的关键。
在东川,创新创业大赛并非孤立案例,而是区委区政府编织的人才与产业振兴网络中的闪亮节点。它像磁场吸附创意与人才,而东川更宏大的乡村振兴布局,为这些力量提供了扎根生长的沃土。“热切期盼更多有识之士、青年才俊关注东川、选择东川、扎根东川,共谱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游涯坤的期盼,正是东川的心声。
如今,大赛点燃的人才星火,正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精准产业布局、坚实资源投入,成为燎原的永续动能。从“才聚东川”的呼唤到“创享未来”的成果,这片红土地,正书写着系统重塑、内生动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叙事。(肖进、张颖)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