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与杜润旺谁更适合当主力,锋线答案,好像越来越清楚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8 21:07 1

摘要:张昊最近像是一条突然蹿上水面的鱼,哗啦一声,把教练组的目光全撩过去。19 分、14 分,不是数字多惊天,而是那种“敢抢、敢冲、不磨叽”的劲儿,让人一下记住了 21 号。

张昊最近像是一条突然蹿上水面的鱼,哗啦一声,把教练组的目光全撩过去。19 分、14 分,不是数字多惊天,而是那种“敢抢、敢冲、不磨叽”的劲儿,让人一下记住了 21 号。


我还记得三个月前,球迷群里有人吐槽他“番薯张”,说他一接球就发蒙。现在同一拨人开始夸,嘴角含着糖,“这娃有戏啊”。篮球世界翻脸比翻书快,但也没谁能挡得住场上真刀真枪的进步。


说白了,张昊的赚头是“多面”。他 2 米 05,臂展够,脚底带风。快攻时撒腿就跑,像是后卫装了长腿;阵地里顶到四号位,又能卡位护框。最扎眼的是,他敢在三分线外举手,你不贴,他真扔。杜锋一向喜欢这种“想一把抓”的摇摆货,省心。


杜润旺呢?一提这个名字,脑袋里自动浮出“高炮台”三字。2 米 07,挂在弧顶,抬手就是一记高弧度冷箭。别以为简单,联盟里真没人能完全盖住他。他是那种,你知道他要干啥,却还是被他干成了的射手。战术板上只要写“挡拆干拔”,他就活了。


讲句实在话,广东队如果想拉开空间,杜润旺是现成的钥匙;但如果想节奏飚起来,张昊才像油门。于是麻烦来了——同一个四号位,俩人一静一动,谁先发?谁坐替补?队里茶水间都在嘀咕。


我翻了下上赛季数据:杜润旺平均 10。8 分,三分命中 40%,干脆利落;张昊只有 4 分多,出场稀少。但热身赛一来,天平突然倾斜。19 分那场,他居然还拉开运一步抛投,一副“我也能处理球”的架势。要知道以前他连持球都忐忑。


周鹏看完比赛,叹了口气说“这孩子长大了”。这话超有分量,毕竟周鹏是广东锋线活招牌。老大哥一句认可,比十篇新闻稿更能让教练动心。


有人问我,两人到底谁更像“赢球主线”?我琢磨了几夜:常规赛你想拔分,杜润旺三分钟能飙仨三分,比分刷刷往上涨;可到了季后赛,节奏慢下来,身体对抗升级,锋线更需要冲击,张昊那股子硬劲就值钱了。


别忘了任骏飞退役,留下的不是简单一张凳子,而是一整套“前场串联+二次篮板”的职责。谁能把这份差事接好,谁就能坐稳。张昊在篮板拼劲、弱侧协防上,已经像极了年轻版任哥;杜润旺的传导意识也在提高,可终究离“肉搏”差半步。


比赛不只看进攻。防守端张昊能横移追一号位,也能卡五号位,这是杜润旺暂时学不来的。教练开会时据说提到一句,“今年要防守见高低”。听懂这句话,基本就明白风向了。


不过别急着给杜润旺发“替补”证明。篮球场讲究空间,对位,轮换。广东的小快灵理念,从朱芳雨时代就写进 DNA:外环射手+内线跑锋,互补才稳。两人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来我往”。


有朋友打趣:“要是把两人合体就好了,既能拉开又能突破。”我笑回去,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正因为不能合体,才需要教练调味。不同对手不同配方,本事越多,选择越多。


紧急插播一段个人感受——有时我看张昊起跳,心里会咯噔一下,像看 2010 年易建联的那种舒展,他还没到那个级别,但那股“蹿”是真实的;而看杜润旺出手,我常想起朱芳雨,干净,懒得多余动作,纯粹手感。两份情怀夹在一起,哪边都舍不得。


下周联赛热身赛继续,杜锋会不会把张昊推到首发?或者再保留一点神秘,常规赛突然祭出?我不知道,他也不会提前剧透。但有一点我敢押注:如果张昊再来一场 20+10,媒体标题多半就不是“爆冷”而是“常态”。


夜深了,群里还在吵。有人说“有三分就是王道”,有人说“攻筐才硬气”。我敲了句,“别吵,广东要的是冠军,不是数据王”。手机那头安静了几秒,又炸成烟花。球迷嘛,吵得越凶,赛季越好看。


留下一个小小悬念:等到十二月,季后赛排位赛第一场,看首发名单。如果张昊排在四号位第一栏,那就说明杜锋的取舍已经有了答案;如果还是杜润旺,那就表示老将价值依旧。这答案,不急,球场会说话。

来源:山巅从容看风云变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