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名将曾春蕾:两个儿子的幸福妈妈,奥运梦想难舍遗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17:04 1

摘要:那组10月10号的微博照片把事儿全摆明白了:老公站一边,两个儿子在地上瞎玩,几张生活照,光线不刻意,笑容是真。照片里,36岁的曾春蕾看着还挺年轻,笑起来两个酒窝还在,身形也没走样。她在文字里顺带交代了个信息:北京女排已经封闭集训一个月了。她现在既是官也是老队员

结果很简单:她没上东京奥运,留在了家里,生了孩子,现在一家人看着挺舒服。

那组10月10号的微博照片把事儿全摆明白了:老公站一边,两个儿子在地上瞎玩,几张生活照,光线不刻意,笑容是真。照片里,36岁的曾春蕾看着还挺年轻,笑起来两个酒窝还在,身形也没走样。她在文字里顺带交代了个信息:北京女排已经封闭集训一个月了。她现在既是官也是老队员,工作上有事儿要操心,但还是常回训练基地看看,这点能看得出来。

把她现在的日常往回拉,就能把几件关键事连起来看清楚。近几年她把重心从赛场慢慢往家庭和体改工作挪。2024年三月她又添了一个孩子,家里节奏被重新排了一下。她在北京做体育相关的工作,职务上有活儿要做,但城市交通方便,夫妻俩也能常聚。她微博里的内容很接地气:周末带娃遛公园、晚饭几碗家常菜、孩子翻绘本的样子,都是平常日常。细碎的日子堆起来,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让人看着既羡慕又踏实。

要说那个决定性的节点,还得回到东京奥运那阵子。奥运从2020年一拖再拖到2021年,那会儿她状态还不错,入选是有希望的。可同期她和谈了三年多的孙盛捷登记结婚,10月12号在北京办了手续。结婚后原本打算奥运结束再要孩子,谁知道很快就怀上了。那段时间她过得像拉扯两端:一边是拼运动员梦,一边是肚子里能成家的小生命。要不要做人工流产、要不要继续冲奥运,夜里翻来覆去想破了头。丈夫没闹,家里老人也没逼,最后在准备去医院的早上,她突然感觉到胎动,那个瞬间像把决定权从她手里拽走了。她就留下了孩子,也结束了那条奥运备战路。

孩子在2021年7月27日出生。东京赛场上,她的队友在拼,她却在坐月子。看比赛那天,电视里有激烈的场面,中国女排那届没走运,核心球员老伤复发,球队小组出局。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看比赛,眼泪掉下来——这哭既为别人也为自己。情绪复杂,但现实是孩子在怀里,日子还得继续走。

把时间再往前拉,曾春蕾的职业生涯有高有低。2015年世界杯她一度担任临时队长带队夺冠,那种站上领奖台的感觉,很多压在心里的东西会被冲淡。可同一年全国联赛她旧伤复发,膝盖和腰的问题影响起跳和稳定性。她拼命康复,还是没达到当时教练郎平的要求,最终无缘里约奥运,名额给了龚翔宇。里约那年队里拿了金牌,她在场外看着,既高兴又难受。她后来也承认,夜里会流泪,会用拳头拍打受伤部位,责怪自己没更坚定。这些都是职业路上真实存在的。

还有一段让她揪心的比赛记忆,是2012年对日本的那场争四赛。到了决胜局关键分,教练换人让她上场接发球,本来战术上有人觉得另选一名球员更稳妥。上场后出现接发失误,队里节奏被打乱,最终输掉了比赛。那次失利在她心里留下了长久的影响,自责缠绕了好几年,也是她后来不断调整和修补的动力之一。

技术上她有明显优点:身高占优,2号位的扣球有力,爆发力好,后攻也能给对手制造麻烦。缺点是接发球稳定性不够,这在国家队对接应位置的要求里是短板。同期的张磊相对更全面,能担一传并参与跑动配合,战术适应性强,但在身高和定点进攻上不如曾春蕾那样有压制力。教练组在选人时一直在这两种属性之间平衡。

她的职业轨迹还有早年的成就。2009年入选国家队后被当作强力接应重点培养;2019年世界杯她随队再夺冠,那次和刘晓彤一起亲吻奖杯的画面,成了很多球迷心里的回忆。受伤、复出再受伤,然后再回归,这样的反复构成了她一路走来的故事。身体状况、教练决定、场上瞬间的失误,都是这条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因素。

回到现在,微博里的那几张图和几句配文也没啥华丽修饰:8、9、10月的碎片时间,加上一个月的封闭训练。她现在身兼北京体育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既要处理行政事务,也还和场上保持联络。工作忙,但周末和夜里能抽时间陪家人,去训练基地看看队员,偶尔给点建议。照片就是家常景象:孩子在地上爬,玩具散一地,厨房传来晚饭的味道,夫妻俩有交流的眼神。光线不强,笑容真实,这些画面像是把生活切成一个个小块,拼到一起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最后一张照片定格在客厅:她怀里抱着睡着的孩子,丈夫靠在沙发一角,两兄弟在地上顾着折纸玩具。窗外天色偏暗,室内灯光温和,空气里有奶粉和家常饭菜混合的味道。那一刻的安静不是盛大,而是平凡到让人觉得踏实。

来源:中原一朵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