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伊朗搞了个大动作出台了《民用遥控飞行器(无人机)监管综合法》,专门管民用无人机的生产、注册和飞行。
2025年,伊朗搞了个大动作出台了《民用遥控飞行器(无人机)监管综合法》,专门管民用无人机的生产、注册和飞行。
这事不是凭空来的,从议会批准到总统颁布,前后没花多少时间,效率高得有点出乎预料。
2025年9月27号,伊朗议会先批了这个法案,才过3天,9月30号宪法监护委员会也点头了,到10月8号,议长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把法案交给政府,最后总统签字实施。
伊朗平时立法没这么快,一般得两三个月,这次十几天就搞定,明显是之前的安全问题让他们不敢拖。
毕竟无人机这东西要是管不好,很容易出大事,尤其是对伊朗来说,之前就吃过无人机袭击的亏。
立法速度快是一方面,这法案本身的框架也挺有讲究。
它有22条正文和17条附则,还把“所有者”“操作者”这些关键词都界定清楚了,连哪个部门该管什么事都写得明明白白。
本来想觉得伊朗这法案条款少会不会不全面,但后来发现人家是针对性强,不像欧盟的无人机条例,搞了11章82条,内容多是多,反而有点抓不住重点。
伊朗这法案就盯着安全和产业这两块,没那么多虚的,这样执行起来也不容易乱。
框架搭好了,执行层面也得跟上,所以专门成立了13人的工作组。
这个工作组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亲自牵头,里面还有安全、国防、民航这些领域的人。
很显然,之前各部门管各的肯定乱,比如民航可能只看飞行合规,安全机构只盯着反恐,两边信息不通,很容易出漏洞。
现在把这些人凑一起,有啥问题能直接协调,至少不会出现“民航让飞、安全机构不让飞”的尴尬情况。
而且像情报部、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组织这些部门,他们用无人机得遵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特别指令,这也能保证这些敏感部门的无人机操作不会出岔子。
从生产到飞行:伊朗把无人机管得有多细?
法案的整体架构清楚了,接下来就得说说具体怎么管,从生产到飞行,几乎没放过任何环节。
首先是准入许可,想搞无人机制造、维修,甚至做培训和商业运营,都得拿许可证。
但这证不好拿,得国防部、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组织、国家民航组织三个部门一起批。
要是没授权就敢生产或运营,直接算刑事犯罪。
光罚款没人怕,很多国家比如土耳其,对非法无人机运营就只罚点钱,威慑力不够。
伊朗直接定成刑事犯罪,谁还敢随便搞无证生产?毕竟没人想蹲局子。
而且之前伊朗国防部只管军事无人机,这次掺和到民用领域,再加上革命卫队情报组织,等于搞了“双重安全审查”,能最大程度避免有人借民用无人机干坏事。
除了管准入,伊朗还特别重视本土无人机产业。
法案里明确说,让科技副总统办公室推动本土制造,还支持把军事无人机的技术转到民用领域,甚至鼓励本土无人机出口。
但进口就卡得很严,只有国内造不出来,或者有关键需求的时候才让进。
伊朗有个叫QodsAviationIndustries的公司,之前一直做军事无人机,2024年民用无人机才造了5000架左右。
现在有法案支持,这家公司估计会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用上,产量说不定能翻倍。
而且军用技术转民用也很实用,比如军事无人机的精准导航、长续航技术,用到民用的农业植保、测绘无人机上,能让本土产品更有竞争力,不用老依赖进口的高端机型。
在所有权和飞行操作上,管控更细。
所有无人机所有者都得拿官方的所有权证书,证书上得写清楚无人机的技术规格和唯一识别码,相当于给无人机办了“身份证”。
而且不是谁都能飞,得是持证的操作员,用的还得是已注册的无人机。
更关键的是,飞行计划得在一个集中系统里登记,这个系统由伊朗机场与航空导航公司负责建,三个月内就得弄好,建好后安全和情报机构能直接访问数据库。
毫无疑问,有了这个系统,谁飞、飞哪、什么时候飞都能查得明明白白。
之前有人想偷偷把无人机飞到核设施附近,可能还能蒙混过关,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法案还给了未注册的无人机所有者三个月宽限期,让他们赶紧补登记,这也算是留了个缓冲,不至于一下子把人逼得太紧,执行起来阻力也会小一些。
为啥伊朗要把管控做得这么严?说到底,还是之前的安全事件给逼出来的。
2025年6月,以色列用无人机袭击了伊朗,这场冲突持续了12天,造成了上千人死亡。
更让人警惕的是,以色列用的小型无人机,专门盯着伊朗军事指挥官和核科学家的住所打,精准度很高。
更何况,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这么干了。
2020年,以色列就用小型无人机刺杀了伊朗核科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
小型无人机体积小,飞得又低,一般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
伊朗要是再不立法规避风险,下次可能还会遭袭击。
而且之前伊朗安全机构就老担心,军事基地、核设施这些敏感地方周边,没人管无人机飞行,万一有人操控无人机闯进去,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看来,沙特之前的教训也给了伊朗提醒。
2019年,胡塞武装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美石油设施,一下子让全球原油供应少了不少,沙特之后才赶紧出台了民用无人机监管法。
伊朗肯定不想重蹈沙特的覆辙,所以才这么着急把自己的无人机法规补上。
有了这些背景,再看这部新法,就知道它不只是简单的监管文件,对伊朗来说意义不小。
一方面,它补上了之前的安全漏洞,能减少无人机袭击的风险,保护敏感设施和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它给本土无人机产业定了方向,能推动产业发展,让伊朗在无人机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不用看别人脸色。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之前没法规的时候,现在补上了,既防了风险,又促了产业,这波操作其实挺稳的。
总的来说,伊朗这部无人机新法,是被安全压力推着走的,也是为了产业发展铺的路。
它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是盯着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立法到执行,每一步都挺实在。
接下来就看执行效果了,要是能真正落地,伊朗的无人机安全和产业发展,说不定能上一个台阶。
来源:云娱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