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田野间一片金黄,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地方的水稻早在夏天就已经颗粒归仓。
金秋时节,田野间一片金黄,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地方的水稻早在夏天就已经颗粒归仓。
“你们那收水稻是夏天还是秋天?”每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总会笑着回答:“这得看你在哪里问。”是啊,中国地大物博,水稻收割的时间也因地域不同而各异,有时候就连同一个地区也有夏季和秋季两次收割。
南北差异:水稻收割的“时间差”
简单来说,北方水稻多在秋季收割,而南方则既有夏天收割的早稻,也有秋天收割的晚稻。
在北方地区,如东北、华北等地,水稻多为一年一熟。北方东北地区是早熟单季稻,播种时间为四月左右。经过约4个月的生长,到了8月份,北方地区的水稻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割。
而南方地区则大不相同。由于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南方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水稻。这就形成了南方特有的“双抢”场面:夏天抢收早稻,紧接着抢插晚稻。
夏天的收获:早稻登场
在南方,夏季收割的水稻被称为早稻。
比如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早稻4月上、中旬播种,7月下旬收割。
江西双季稻的早稻则在7月中旬收获。
苏南地区的第一季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进行收割。
这些夏天收割的早稻,生长期较短,一般为90-115天。由于生长期间气温由低到高,日照时间由短到长,早稻的米质通常较为一般,多用于本地储备粮或饲料。
但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及时为农民提供夏季粮食来源,并为晚稻腾出生长空间。
秋天的丰收:单季稻与晚稻的盛宴
进入秋季,从9月开始,全国各地的稻田相继金黄,迎来了规模最大的水稻收割季。
在北方,一季稻在9月中下旬成熟收割。比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是春种秋收。
在南方,晚稻的收割则从10月持续到11月。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稻在10月下旬到11月收割。
江西的晚稻在10月上旬收获。
江苏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的水稻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
芜湖的晚稻则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收获。
晚稻的生长周期通常比早稻长,大约为110-130天。
由于灌浆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质积累,晚稻的米质通常更优,更适合高端消费及外销。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很多优质大米都产自晚稻的原因。
特种水稻:再生稻的“一种两收”
除了早稻和晚稻,还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模式——再生稻。
再生稻是指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萌发、生长并抽穗成熟,从而实现“一种两收”的水稻类型。
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第二季水稻的生长期,无需重新播种即可收获第二季稻谷,具有生育期短、成本低、米质优等特点。对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判断水稻是否成熟?
那么,农民是如何判断水稻是否可以收割的呢?
一般来说,水稻成熟会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和枯熟期四个阶段。
最佳收获期是在完熟期。这时,稻谷的谷壳变黄,米粒的水分减少,干物重量达到定值,籽粒变硬,不容易破碎。
有经验的农民会看稻穗的颜色,当95%的水稻壳子变黄,米粒都变成透明状,变得很硬时,就适合收割了。
收割过早,部分籽粒尚未完全成熟,会导致产量降低,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伤镰”。收割过晚,则会因为营养流失及雀、鼠、畜的危害等原因,使产量逐渐降低。
结语
所以,当有人问“你们那收水稻是夏天还是秋天”时,你会知道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有多么丰富。
从北方一望无际的单季稻,到南方热火朝天的“双抢”,从7月收获的早稻,到10月收割的晚稻,水稻收割的季节不仅关乎农时,更承载着各地不同的农耕文化和智慧。
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家乡的水稻是什么时候收割的吧!无论夏天还是秋天,那片金黄都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
来源:乡村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