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散记(45):少年不知愁,宿州数高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13:49 1

摘要:出得门来,前后左右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感觉有点堵得慌,像个囚徒。上了大桥远眺,楼宇密密麻麻,缈如连绵的群山——我还是没有走出包围圈。

2024年7月的一天,老家宿州。

出得门来,前后左右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感觉有点堵得慌,像个囚徒。上了大桥远眺,楼宇密密麻麻,缈如连绵的群山——我还是没有走出包围圈。

突然想起以前的做派,

李济安创业不禁哑然失笑。

多年前,宿州城区是没有十层以上的高楼的,所以那时,每崛起一座都十分引人注目。

我记得建成比较早的高楼都在小隅口百货大楼附近,例如淮海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的中国人民银行和供电大楼,东一幢、西一幢,扼立两边,从南遥望,就如一座中门洞开的雄关;例如胜利路与淮海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宿州宾馆(原宿县地委招待所),是宿州当时最上档次的酒店,我至今忘不了,曾在那里,跟着原来的老板陪着金六福酒业老总吴向东一起,战战兢兢地吃过一次饭……

那时,我特别喜欢高楼,可能是受去过上海外滩的影响,回来后,我就开始数宿州的高楼。可是数来数去,也没有几座。我心里虽有些失落,但仍乐此不疲。

我的乡下老家距离宿州市中心有一二十里远,每次,只要一有机会“上城里”,只要有时间,我就骑着自行车满城转悠,看书店里的新报刊、看商场里的花衣裳,看鳞次栉比的楼房、看时髦俏丽的姑娘……

后来,我跑到远在一百公里外的泗县干活,几个月才能回来一趟。但我仍然没有丢了这一癖好:每次呼朋唤友逛大街,我都会饶有兴致地掰着手指头数数,城里又建起了哪些高楼?

记忆中,我先后数过十几幢吧:除了前面说的那三个,还有华夏商场、人民保险、宿州广播电视台、皖北煤电集团等等。

少年不知愁,

为什么数高楼?

现在想想,应该是“谁不希望自己家乡好”的心理作怪吧(李济安创业写回乡散记的目的,何尝不是曲径通幽)——家乡发展得好一些,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人家问我是哪里人,我会骄傲地回答他:宿州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不再数高楼了。如今宿州最拔尖的万达广场双子座(原宿州宾馆地址改扩建),回老家好几次了,我都没有纳入日程,即便坐车经过,也仅一瞥而已。

为什么不数高楼了?我没有想出切实的原因。或许是高楼已经多得数不过来了,或许是我已被生活重压得抬不起头了,或许是醒悟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是我真的长大了……

总之,

回望以前的自己,挺可笑的。

以前住在农村很矮的草房子里,一直盼望着有一天也能住上高楼大厦;现在我如愿以偿了,但对高楼却不再向往了。

这,

莫不是人生的又一座围城。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营销终生研究者,主导策划《创业一招鲜》自媒体公众号、《新奇特创业项目大全》电子刊,全网精准创业粉丝6万余众。

擅长三项营销咨询业务:1、创业史记(为中小创业者“立传”)。2、广告口号研究(一句话促进销售)。3、新产品创意(就是创造出更好的生意)。

您若有相关需求,或在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精深见解,都欢迎与我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

来源:李济安创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