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3场直播,2784万销售额,900人在线,一个曾经的天后级男人,却连七天都不肯回家。
183场直播,2784万销售额,900人在线,一个曾经的天后级男人,却连七天都不肯回家。
海哈金喜把镜头对准客厅,背景是空荡的婴儿围栏。
弹幕刷过一句:姐姐眼里没光。
她笑了一下,把玩具往镜头前推,链接刚挂上就卖出两百单。
没人知道,那天是她搬出北京豪宅的第六个月,也是她决定结束婚姻的第四天。
李亚鹏的微信步数常年停在三百以内。
小区保安记得清楚:他深夜回来,行李箱轮子响两声,电梯门一关,再出现就是一周后。
孩子发烧,海哈抱着去,排队缴费时刷到丈夫在福建茶园剪彩的视频。
她没留言,只把药单塞进兜里,回家继续开直播。
第二天,她把自己的账号改名“喜妈优选”,把简介改成“单亲也能扛”。
有人替她算账:半年卖了两千多万,平台抽完,公司再抽,落到她手不到三成。
再扣掉团队工资、房租、奶粉钱,剩不了多少。
她请律师,把每一笔直播收入打出来,叠成三厘米厚的A4纸,递到法院。
新条款写得明白,家务也算钱,带娃也算钱,她要求分一半,还要追加补偿。
律师告诉她,这是2025年元旦后的第一拨案子,判下来就是范例。
李亚鹏只回七个字:我仍在路上,抱歉。
朋友圈下面,是他投资的茶旅小镇航拍图。
评论区有人喊他还钱,有人喊他回家。
他没删,也没再说话。
限高令贴出来,他还能坐高铁,只是不能飞。
车票记录显示,他每月往返福建、广东四次,正好对应海哈口中的空房期。
她把车票打印出来,也塞进案卷。
微博话题一夜爆到四亿多阅读。
最高赞的留言很扎心:出轨只是刺痛,缺席才是凌迟。
很多人晒出同款老公:项目永远在外地,微信永远正在输入,孩子永远叫妈妈。
有人私信海哈,问她怎么扛。
她回:先搬出去,再开直播,先挣口粮,再谈尊严。
三条信息,被截屏疯转,成了“单亲妈妈逃生指南”。
法院还没判,品牌方先慌了。
原本谈好的母婴代言,突然要求加条款:若形象受损,赔偿翻倍。
海哈二话不说,把合同退了。
她在直播间挂上一行小黄字:不靠男人,不欠品牌,只卖真货。
那天在线冲到一万三,销售额破两百万。
她下播后,在后台看到李亚鹏的账号也进了直播间,停留三分十七秒,什么也没买。
抚养权谈判桌上,律师拿出李亚鹏的行程表,再拿出孩子的病历本,对比得明明白白。
李亚鹏的律师只说了一句:男方愿意支付抚养费。
海哈反问:过去两年,他付过几次?
对方沉默。
她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家伙奶声奶气喊妈妈,声音被录入卷宗,成为一段音频证据。
律师说,这段录音权重很高。
案子还没开庭,直播圈先把它当成教材。
头部机构连夜培训:如何给主播加“单亲”标签,如何计算家务补偿,如何把苦情故事做成链接。
有人批评她吃人血馒头,她回:不吃就饿死。
一句话,把对方噎到删帖。
她继续上播,背景换成新租的两居室,墙纸是便宜的米黄色,灯光一打,也显温馨。
她教粉丝用旧床单做拍照背景,省下布景钱。
评论区刷屏:直接抄作业,无脑复制。
李亚鹏的茶园项目被传资金链紧张。
有投资人晒出聊天截图,说他到处找新股东,报价一降再降。
海哈没回应,只在直播间上架一款福建红茶,配文:苦尽会甘。
上架十分钟,库存清空。
有人问她是不是在影射,她笑:我只是卖茶。
当晚,她把那款茶的全部利润捐给单亲妈妈互助基金,捐款截图挂在首页,粉丝一夜涨二十万。
法院排期出来,案子定在十一月底。
媒体把镜头堵在楼下,她牵着孩子出现,一身黑衣,没戴墨镜。
记者问她胜算几何,她说:我不赌,我算账。
一句话又上热搜。
律师透露,她手里还有李亚鹏对外担保的合同复印件,金额不小,若被认定为个人债务,她就能彻底切割。
全网独家,内部流出,马上删,成了财经号最抢手的标题。
直播进行到第187场,她提前十分钟下播,抱着孩子看夜景。
窗外是北京的冬夜,屋里暖气嗡嗡响。
她忽然开口:以前我怕黑,现在不怕了,因为灯是我自己交的电费。
弹幕刷过一片泪目。
她没有停留,关掉镜头,屏幕黑掉前,最后一行字是:明天就用这3句话——能搬就搬,能挣就挣,别怕从头来。
孩子在她怀里睡着,小手指勾着她的衣领。
她轻轻放下,把案卷再检查一遍,确认页码没错。
十一点半,她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坐在桌前写下待办:开庭,上新,还贷,买奶粉。
写完打钩,像每天下播后那样。
灯关掉,屋子安静,只有空调发出低低的声音。
她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来,账号会准时开播,案子会继续审理,日子还得一分一毛地算。
来源:上进的钢笔XAgAR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