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春|书生咬嚼系列(4)乱解字义 切莫传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8 06:29 1

摘要:那么“壆”字是什么意思呢?张祥海在视频中回答说他们写家谱时就这个“壆”字查了《辞海》,接着他就解释了“壆”字的字义:“这是一壆土地的意思,土地深厚的意思。”

乱解字义 切莫传播

刘源春

常州某个大学的青年教师赵贤德,今天在朋友圈发了他拍的一个视频,他在视频的上方写了一段话:

“常州青果巷有个正素巷,它来源于北宋进士张正素(张壆),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字。为此,我专门采访了张壆的后人张祥海先生。”

打开视频,乃是赵贤德采访了张正素的一个常州后人张祥海。整个视频时间不长,内容就是就赵贤德以上所说的问题,赵贤德与张祥海两人的一问一答。

那么“壆”字是什么意思呢?张祥海在视频中回答说他们写家谱时就这个“壆”字查了《辞海》,接着他就解释了“壆”字的字义:“这是一壆土地的意思,土地深厚的意思。”

看罢视频,我就觉得张祥海的这个说法有问题!于是我就也去查《辞海》,以作核实。结果一看,果然,张祥海说错了!

在写证明张祥海确实是说错了的内容之前,我先加一节说明文字在前面。《辞海》表示“壆”是个繁体字,它有简化字,且《辞海》里也把这个简化字写在词典里了。“壆”字在《辞海》里的简化字的写法是:把“学”字的下面那个“子”字拿掉,换上一个“土”字,这就是“壆”字的简化字了。但据查有关资料,这个简化字只是在短时间内使用过,而后来却没有正式使用,因此也就没有被收入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以至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电脑与手机里的汉字输入法内就打不出这个简化字,因为手机和电脑只收《简化字总表》里的简化字。若用手写输入法打字,明明手写的这个字的上面是“学”字的上半部分,可是显示出来的却是“尝”字的上半部份,于是打出来的则是“坣”字。而这个“坣”字却绝不是《辞海》里所写的“壆”字的那个简化字,而是现在的“堂”字的古字,且读音也与“堂”字一模一样。说到底一句话,手机和电脑里都打不出《辞海》里所写的这个“壆”字的简化字。因此我很是无奈,在下面文章中要引用《辞海》里的原文时,就无法打出《辞海》里有而手机与电脑里都没有的这个“壆”字的简化字。因此在这里专门预先说明一下,我在下面引用《辞海》原文时,如果《辞海》里用了“壆”这个字的简化字的话,那我就只好用“bó简”来代替这个简化字了!如果下面文章里读到“bó简”,那么这就是指的“学”字拿掉“子”字而换上一个“土”字的字!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辞海》对“壆”字的解释则是一句非常非常简单的话:“‘bó简’的繁体字。”于是接着就去查“bó简”,而《辞海》对“壆”的简化字“bó简”的解释则是:“bó简 【壆】(bó博)广东方言,就是垅。高一市尺,宽三市尺。如:锄薯bó简;搭草菇bó简。”于是,再查《辞海》对“垅”字的解释:“垅 【壠】同‘壟(垄)’。”于是继续查《辞海》对“壟”即“垄”字的解释:“垄 【壟】(lǒng )亦作‘壠’。田埂。《汉书·陈胜传》:‘辍耕之垄上。’亦指高地。见‘垄断’。 坟墓。《礼记·曲礼上》:‘适墓不登垄。’《国策·齐策四》:‘曾不若死士之垄也。’高出地面种植作物的窄土埨。将作物种植于垄上的一般称‘垄作’。也指作物条播的行。”既然《辞海》在说到“垄”这个字有一个意思是“亦指高地。见‘垄断’”,那么“垄断”这个词汇的“”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辞海》说:“垄断 亦作‘陇断’,‘龙断’。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列子·汤问》:‘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意谓商人登高探望,以求易于获取高利的货物,进行交易。后遂引申为把持和独占。”

查《辞海》而查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张壆”姓名中的“壆”字的真正字义是什么了!“壆”字的意义:一义是指田埂,也指高地,高墩子;二义是指坟墓;三义是指高出地面种植作物的窄土埨,也指作物条播的行。这就让我想起我们当年在乡下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土话了:“屙屎离你三个麦埨头!”这个“壆”字的其中一个意思就是,麦地里的一行行的埨子,换了菜地那就是菜地里的一行行的埨子,再换了其他庄稼地那它就是其它庄稼地里的一行行的埨子。而绝不是赵贤德所拍的这个视频中张正素(张壆)的后人张祥海所说的“壆”是“土地的意思”,更不是张祥海所说的“土地深厚的意思”!相反却与张祥海所说的“土地深厚”来了一个彻底的尖锐对立,“壆”是“高出地面”的或埨子或坟墓或土墩子或田埂!

因此在查了《辞海》而彻底弄清楚了“壆”字的真正字义之后,我就非常感慨地到赵贤德朋友圈的视频下去发了一个帖子:“枉为张正素的后人啊!说这个bo(阳平声)字的意思是‘土地深厚’的意思,乱说啊!”

赵贤德见了,竟然回了我这样一个帖子:“您不能这样说啊,学问可以探讨,语气友好一点啊。”

就赵贤德的这个回帖,我想来想去,我所说的话中并没有什么不友好的语词在里面啊!是不是赵贤德就像他这个视频中所显示出来的他自己也根本就不知道“壆”字的真正字义到底是什么一样,对我这个帖子中所用到的“枉为”二字的含义也不懂便以为是不友好了呢?所以,我就又回了他一个帖子:“语气很友好啊!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作为张正素的后人,连自己老祖宗的名字的真正意思都不知道,却乱说。乱说祖宗的名号,这对祖宗是为大不敬!对祖宗不敬的话还在视频里传播,你说这是不是枉为张正素的后人啊?‘枉为’,白白做的意思,口气有什么不友好啊?按理,不敬老祖宗的行为就应该批评,可是我根本没有批评,我只是正常地指出他乱说了,这倒变成了不友好,难道听任不敬老祖宗的话在网络上到处流传,这倒是友好和应该的吗?”

当然,说到最终,这件事在学问和知识领域传播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东西的责任,不在张祥海的身上,而是在制作这样的视频却又到处发布流传的人的身上,且这样的人竟还是一位传道授业的教师,那就显得更不应该了!

此文写到这里,我脑子里就想到,以上所言,乃全是根据赵贤德视频里的张祥海所说的他们编家谱就“壆”字去查了《辞海》,于是我为核实就也去查《辞海》,因此以上文章全是就查了《辞海》之后我细说了“壆”字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乃与张祥海对“壆”字的解说意思完全不一样。但是,在这里,我们却也可以看到,《辞海》对“壆”字的释义并不是就此字而直接进行解释的,而是说在广东话里“壆”字就是“垄”,因为“垄”字一义是指田埂,也指高地,高墩子;二义是指坟墓;三义是指高出地面种植作物的窄土埨,也指作物条播的行,于是“垄”字的这三种意义也就成了“壆”字的字义了!这样问题就来了,我想啊,广东话“壆”字的意义并不可以代表它就是这个“壆”字的官言意义以及“壆”字最早出现时候的意义啊!就此我立即想到,做学问要多方考证才行,绝不能仅凭某一本书或某一个资料就下断言!于是我就立即决定去查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然而《说文解字》里竟然没有收这个“壆”字!这说明,也许一是这个字当时就是个冷僻字很少用到,于是《说文解字》就没有收,二是这个字当时就还没有而是后来的一个后起字。当然我无法断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反正一句话,《说文解字》里没有这个字。想再查诸如《尔雅》《广韵》等书,但这些书都在常州一时不在手头,只好查这里书橱里的另一本《钜宋广韵》,可是在有“学”字的“觉”韵部里居然也没有找到这个“壆”字。最后又查《康熙字典》,谢天谢地,《康熙字典》里终于找到了这个“壆”字。

《康熙字典》对“壆”字的释义则是:“壆jué《集韵》讫岳切。音觉。器之舋圻。Xué又辖角切。音学。土坚也。或曰山多大石,应从嶨、礐。”《康熙字典》告诉我们,“壆”字乃是个多音多义字。一个读音与“觉”音相同,拼音为jué,其字义乃是指器物上的裂纹。另一个读音则与“学”音相同,拼音为Xué,其字义则是指土坚硬,也有说是指有很多大石头的山;但指有很多大石头的山这个意思靠不住,可能是把古代的“嶨、礐”二字混成了“壆”字了,因为古代“嶨、礐”二字意义相同,都是指有很多大石头的山的意思。因此,读音为Xué时的“壆”字的意义应该是指土坚硬。

查了《康熙字典》之后,就发觉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康熙字典》里“壆”竟然没有我前面所写到的现代人所编的《辞海》里所说的那个读音“bó”,同样也没有《辞海》里指出的读“bó”时所具有的与“垄”字相同的那些字义!因此,《康熙字典》里的两个读音并两种字义再加上现在《辞海》里一种读音并三种字义,那么这个“壆”字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就有三个读音并六种字义!那么现在最后一个问题终于也冒出来了,这就是,作为宋代常州人的这位张壆姓名中的这个“壆”字,到底应该是读什么音采用的是什么字义呢?

下面我就根据我所作的具体分析而就这个最终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

首先,《辞海》里明明白白地说“壆”读音为“bó”,与“博”同音,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这个读音乃是广东话的方言音!而张壆则是江苏常州人,是吴方言区人,常州离广东千里之遥,两地语音也不相同,根据这一点,我想作为张壆的父亲或祖辈在为张壆取名时,恐怕总不会去选择属于其他地方方言语音的一个字来使用吧?因此,我认为,张壆的“壆”字不可能读“bó”,所以也不可能是田埂、高地、高墩子、坟墓、高出地面种植作物的窄土埨、作物条播的行等等意思。

其次,《康熙字典》对“壆”字的两个读音“jué”和“Xué”,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说了,乃是来自于宋代的韵书《集韵》!既然它们来自于《集韵》,那么这个字以及它的这两个读音则应该是早于《集韵》成书之前就出现了。因此我估算了一下,恰好就是在张壆出生的年代就已存在了!所以,张壆的父亲就得以用此字来为儿子取名!然而,那时“壆”读“jué”音其字义乃是指器物上的裂纹,而张壆的父亲张次立乃是宋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官员,从这点来说,他绝不可能取这个读音的字义来为儿子做名字! 而“壆”读“Xué”音时字义则为“土坚”,加之当初还将这个读“Xué”音的“壆”字字义混淆成“嶨、礐”二字的“山多大石”的意思,因此,我们就可以推定,张壆的父亲给儿子取名的“壆”字的读音应该是“Xué”,字义则应该是“土坚”或“山多大石”的意思!因此,张壆的“壆”字绝不是赵贤德所拍视频中的张祥海所说的读“bó”音字义为“土地深厚的意思”!

再次,那么《辞海》中为什么只收进广东方言的“bó”音,而没有把《康熙字典》来自《集韵》的“jué”和“Xué”这两个读音收进去呢?我认为,原因乃是,“壆”字的“bó”音应该是个后起读音,且是广东方言中至今还存在着一个读音,而“壆”读“jué”和“Xué”音时,则成了一个现在几乎已不再使用的一个生僻字,所以现在所编的《辞海》里就只收“bó”音而不收“jué”和“Xué”这两个读音了!这就是语言变化中所时能见到的一种不足为怪的反客为主或喧宾夺主的语言现象!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亦请批评!

2025、10、15

来源:墨先生文化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