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播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农民朋友看着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小麦品种犯了难——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可真种到地里,要是不适合自家地块,一年的辛苦可能全打水漂。今天就结合2025年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和各地农技站的实测数据,帮大家梳理出几类真正靠谱的“实力派”品种,还附上3个
秋播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农民朋友看着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小麦品种犯了难——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可真种到地里,要是不适合自家地块,一年的辛苦可能全打水漂。今天就结合2025年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和各地农技站的实测数据,帮大家梳理出几类真正靠谱的“实力派”品种,还附上3个选种黄金法则,让你选种不踩坑、种出好收成。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高产品种,这两类绝对能担得起“产量王者”的名号。众信麦998在2025年黄淮海北片的千亩示范田实测亩产达到了928公斤,不光产量高,抗倒伏能力还特别强,赤霉病发病率比普通品种低40%,适合河北、山东那些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但种的时候得保证足墒足肥,不然发挥不出它的高产潜力。还有烟农1212,连续7年13次亩产超800公斤,2025年山东德州的示范田实收亩产813公斤,抗寒性很突出,在黄淮海地区大部分地块都能种,而且特别适合机械化收割,省工又高效。不过要提醒一句,超高产品种对水肥要求高,地力中等以下的地块就别选了,免得得不偿失。
要是你家地块容易遇到病害或者天气灾害,那抗病稳产型品种就是“定心丸”。济麦22已经推广12年了,口碑一直很好,2025年在安徽的盐碱地实测亩产还有602公斤,抗倒伏率长期低于3%,就算是刚开始种小麦的新手,选它也不容易出错。郑麦136则是应对灾害的“高手”,对赤霉病的防控效果能达到85%,就算遇到干热风年份,亩产也能稳定在580公斤左右,在黄淮南片那些多灾的地区种,特别让人放心。这里还有个小技巧,抗病品种搭配“一喷三防”技术,能让减产风险直接降低50%。
想靠种小麦多赚钱,优质强筋麦可得重点关注,现在很多企业都愿意加价收购。中麦578的蛋白质含量能达到14.8%,面包加工企业抢着要,每公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2元,而且亩产稳定在650公斤以上,产量和收益都有保障。新麦26是驻马店农技站重点推荐的品种,特别适合订单种植,加工适配度超过90%,不管是丘陵还是平原地块都能种。从市场趋势来看,2025年强筋麦的采购量涨了25%,河南、山东那些搞订单种植的农户,收益比种普通小麦增加了15%,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增收。
对于要搞轮作或者播种时间比较晚的农户,早熟品种能帮你抢农时、提效益。山农28比普通品种早熟7到10天,要是搞小麦-玉米轮作,每亩效益能超过1200元,土地利用率也能提升30%,一年下来能多赚不少。扬麦34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品种的代表,适播期比较宽,还耐迟播,就算到了11月20日之后播种,也能保证一定的产量,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最佳播期。
要是你家地块条件特殊,比如是盐碱地或者旱地,也有专门的抗逆特色品种可选。马兰1号特别省水,能节约30%的用水量,而且根系能深扎2米,在河北的旱区特别受欢迎,是当地的“明星品种”。CHA181是2025年新审定的耐盐碱品种,在轻中度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在黄淮滨海区种植,潜力很大。
选对品种很关键,但掌握科学的选种方法更重要,这3个黄金法则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地对种”,不同地区适合的品种不一样:黄淮海北片像河北、鲁北等地,适合种众信麦998、马兰1号;长江中下游地区,扬麦34和抗赤霉病突出的扬麦46是不错的选择;丘陵旱地则要选马兰1号、洛旱22这类节水型品种。第二是看审定编号,选种时一定要查清品种是否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扫码验证适宜区域,坚决不买“白皮袋”种子,2025年新审定的135个品种里,要重点看在本地有引种备案的。第三是“良种配良法”,不同品种的管理方法有差异:强筋麦需要氮肥后移,底肥和追肥的比例按5:5来配,普通品种则按7:3搭配;播种深度控制在4-5厘米,播后进行镇压,这样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最后再跟大家唠叨几句,小麦品种每年都在更新,但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家地块的才是最优选择。2025年主推的品种更注重“高产+抗病+优质”三重特性,像抗赤霉病的扬麦46、耐寒的郑麦136,都是兼顾这三点的好品种。
你之前种过哪些表现优秀的小麦品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种植经验!如果觉得这篇指南有用,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更多种地的朋友。
声明:本文综合了2025年国家审定小麦品种及多地农技站的数据,仅供大家选种参考。实际种植时,请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并在农技员的指导下进行。
来源:村庄全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