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的100米短跑曾经是“参与就好”的谦逊项目,直到苏炳添决定把它变成一门关于可能的科学。他32岁跑出9秒83的那一夜,亚洲短跑的天花板被焊枪切开一道裂口。然而伟大的突破往往伴随着某种诡异的代价。东京奥运会后,伤病就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合著者,用肌腱炎和腰椎问题
北京时间10月17日晚间,苏炳添在社媒分享一场100米单项比赛的成绩并发文,表示这是他生涯最后一场100米比赛,不过还是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中国人的100米短跑曾经是“参与就好”的谦逊项目,直到苏炳添决定把它变成一门关于可能的科学。他32岁跑出9秒83的那一夜,亚洲短跑的天花板被焊枪切开一道裂口。然而伟大的突破往往伴随着某种诡异的代价。东京奥运会后,伤病就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合著者,用肌腱炎和腰椎问题在训练日记里写满批注。
可以预见得到的是,苏炳添将会越来越远离跑道,但他对于中国田径事业的贡献远不会止步于此。现在的他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这个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他不仅在赛道上取得了非凡成绩,还开始承担起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没有人会一直在顶峰,但是他是我们看到过的最顶峰,并在托举新一代冲向更高的顶峰。
来源:五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