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义隆村的中草药生态基地里,一派热闹的丰收盛景——150万株五味子藤蔓上,串串紫红果实饱满垂坠,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致富光”。其中50万株进入集中采收期,预计可产鲜果12.5万公斤,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指尖轻捻便将红果收入篮中,空
金秋时节,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义隆村的中草药生态基地里,一派热闹的丰收盛景——150万株五味子藤蔓上,串串紫红果实饱满垂坠,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致富光”。其中50万株进入集中采收期,预计可产鲜果12.5万公斤,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指尖轻捻便将红果收入篮中,空气中满是五味子的清甜,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序曲”。
“今年果子长得特别好,一串能有二三十颗,我一天能摘80多斤,能挣200多块!”正在采摘的村民笑着说,家里3亩地都流转给了基地,不仅有租金,农忙时来打工还能多份收入,“守着家门口的基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作为县域中草药核心产区,楼街乡依托北纬42°的生态优势,让五味子从春日的淡黄色小花,顺利长成秋日的“金果果”。基地负责人刘家铭介绍,今年这批五味子鲜果含糖量、有效成分含量均优于往年,除传统入药外,还将定向供应后续加工,制成养生茶饮、果脯等产品,实现“鲜货”到“俏货”的转化。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120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年均增收约1.2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捧起了“生态饭碗”。
眼下,采摘工作正有序推进,而楼街乡延伸产业链的步伐也在加快。按照规划,投资500万元的标准化加工车间将于今年11月启动建设,明年5月建成投用,投产后可实现五味子清洗、烘干、切片、包装全流程自动化,年加工能力达50万公斤,既能解决鲜果储存难题,还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未来,这里将实现五味子“种植-采收-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真正让“小草药”长成带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让北纬42°的“绿野奇迹”持续结出更多“致富果”。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马志媛
策划:韩雪洁
执行总编:于悦
编辑:吴茗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