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飞机将颠覆传统航空,油耗降低50%,2027年首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8 02:18 2

摘要:NASA刚把JetZero的Z4塞进风洞,0.8马赫一吹风,升阻比直接飙高27%,一句话:同样一箱油,它能多飞快三成。

机票越来越贵,省油却像挤牙膏,今天终于有人把牙膏管剪开。

NASA刚把JetZero的Z4塞进风洞,0.8马赫一吹风,升阻比直接飙高27%,一句话:同样一箱油,它能多飞快三成。

我盯着屏幕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试飞,这是给传统筒子机身判死刑。

事情简单到离谱。

JetZero那架长得像飞毯的混合翼身,把机翼和机身糊成一块大饼,空气再也不用绕着圆筒打漩,阻力掉得比股市还快。

NASA顺手把X-48C的老数据翻出来,一对,吻合得吓人,顺手再写套新飞控,专门对付湍流乱抖,等于给大饼装上防抖自拍杆。

大洋另一边,商飞在珠海直接摊牌:CR929不玩全饼,先来个“半混合”。

机头改成胖翼身,机尾还是老熟人,机场不用改,地勤不用哭,油耗先砍15%,2030就能上线。

西工大更狠,把氢罐塞进模型,1:5的小飞机在风洞里喷出火舌,烧的是液氢,零碳排,声音像撕开布,听着就上头。

欧洲那帮兄弟也没睡。

空客把液氢罐焊进机翼骨架,座位数从200拉到250,罗罗顺势把氢涡扇推到五万磅推力,跨大西洋终于不是梦。

可惜整机进度落后美国三年,图纸很丰满,厂房还空荡。

军方早没耐心。

美国空军把Z4改叫MC-X,货舱一量,两辆斯特瑞克随便塞,M1A2也能挤进去,雷达反射面积只有F-35的五分之一,隐身运输机第一次不是科幻。

2028年C-17就能领退休金。

回到老百姓最关心的票价。

Toray新织的碳纤维让大饼再轻12%,省油+减重,航空公司嘴上说环保,心里算的是成本。

波音偷偷调研,73%的人愿意坐没窗户的机舱,只要屏幕实时直播外面,谁还管是不是盒子。

我算了笔小账:

同样飞洛杉矶,传统机每人烧95桶油,Z4只要69桶,按现在油价摊到三百乘客,单程能省一百美元。

别小看这一百,淡季往返就能让一家三口升级酒店,航空公司多赚,乘客少掏,只有机场得掏钱换登机桥。

迪拜已经给出方案:液压桥一抬,直接怼到扁平机身,比改装跑道便宜太多。

有人担心氢会炸。

西工大直接做爆破试验,液氢罐被火烤半小时,只裂不炸,裂口像瘪掉的易拉罐,火苗往上蹿,旁边测温枪才到六十度,还没火锅烫。

工程师一句话:氢轻,漏了就上天,不聚积,反而比航空煤油老实。

写到这儿,我忽然明白:

所谓下一代飞机,不是外形多酷,是把油价、碳税、乘客钱包、军方需求一起算清,找到那个最大公约数。

大饼机身只是数学答案的图形版,谁先到终点,谁就能重写规则。

今晚的航班依旧晚点,我坐在登机口,抬头看那条圆滚滚的客机,心里默念:

再忍几年,它就成了末代圆柱,未来的孩子只会把圆机身当成复古潮流。

省油、省钱、省碳,还能装更多,运输机的隐身、客机的票价、氢的干净,一块大饼全包圆。

技术迭代从不讲情怀,谁把成本砍到骨头,谁就是下一任天空主人。

来源:两小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