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法润京华·一区一品牌”系列网络普法宣传活动近期在北京掀起热潮。从9月24日的“e法三重唱”网络普法达人秀,到10月14日的“顺e普法嘉年华”网络普法行,短短21天,该品牌活动密集走进昌平、平谷、大兴、门头沟、西城、顺义六个区,通过一系列创新、生动的“e法之
“e法润京华·一区一品牌”系列网络普法宣传活动近期在北京掀起热潮。从9月24日的“e法三重唱”网络普法达人秀,到10月14日的“顺e普法嘉年华”网络普法行,短短21天,该品牌活动密集走进昌平、平谷、大兴、门头沟、西城、顺义六个区,通过一系列创新、生动的“e法之旅”,不仅显著提升了市民依法上网的意识,更凝聚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强大合力。
此次系列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各区区委网信办承办,以“一区一品牌”为特色,深入挖掘各区特点,量身定制普法内容与形式,让网络普法更加接地气。
在昌平区,“e法三重唱”网络普法达人秀为网络普法宣传注入了文艺活力。社区达人们自导自演情景短剧《以法为翼护航生活》《网络安全保卫战》《网络普法说》,将网络普法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小事,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律知识。由昌平区委网信办原创的歌曲《守护》,更是用旋律唱出了网信人守护网络法治的决心。
在平谷,“e尚平谷·惠农零距离”聚焦乡村主播,让网络普法与惠民服务深度融合。网络平台专家和乡村主播齐聚一堂,分享电商直播中常见的违法违规案例,深度剖析背后涉及的法律法规。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专门摊位,邀请平谷区的主播们展销当地特色农产品,真正做到了普法惠农两不误。
在大兴,一场面向青少年的“e法兴未来”普法嘉年华,实现了网络普法和寓教于乐的双向奔赴。来自清华附中大兴学校的初中生们自导自演舞台剧,生动演绎了因AI换脸险些被骗、微信群谣言困扰等青少年可能遭遇的网络风险。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依法上网意识。
在门头沟,为企业职工量身打造的“法智市集e起来”,以网信普法的形式“零距离”服务企业。多位资深律师现场“摆摊”,为企业梳理法律“红线”,为职工解决了实际法律难题。专题讲座环节更是将指导性与实操性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建立法治化运营思维,全面提升企业和职工的网络法律素养。
在西城,“西狮普法进万家”聚焦银发群体,为老年人撑起坚实的网络“防诈伞”。来自中国煤矿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将网络普法与相声、评书等传统艺术相结合,揭开了老年金融、老年健康等领域中暗藏的网络陷阱和典型骗局,让老年人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筑牢上网防诈骗的“思想长城”。
在顺义区,“顺e普法嘉年华”网络普法行与商业街区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市民依法上网意识,更带动了周边商户客流增长,实现“普法惠民”与“商圈活力”的双向赋能。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籍居民谢夫,特意赶来参与这场特别的“法治派对”,并在“网络普法宣言”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本次“e法润京华•一区一品牌”网络普法宣传活动,更加注重形式载体创新,结合文艺展演、电商助农、商圈消费等多种载体,通过情景剧、模拟法庭、游戏闯关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生活场景,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有效提升了网络普法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网络普法,步履不停。北京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e法润京华”将深耕基层沃土,持续创新拓展群众喜闻乐见、务实管用的网络普法载体,推动“e法”理念融入百姓日常,为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贡献力量,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首都网络环境的鲜明底色。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