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以年均5%的保守收益率计算,1896年的3100万克朗经过120多年复利增长,理论值可达2800亿克朗(实际因投资策略调整未达此数值,但增长趋势显著)。
从3100万克朗到61亿克朗,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奖金金额也逐年提高,实现了“越花越多”的奇迹。
长期投资与复利力量惊人,124年的持续投资,带来了资产指数级增长。
若以年均5%的保守收益率计算,1896年的3100万克朗经过120多年复利增长,理论值可达2800亿克朗(实际因投资策略调整未达此数值,但增长趋势显著)。
这种设计,让原始遗产穿越两次世界大战、多次经济危机仍持续增值。
二战期间,基金会将资产转换为黄金和瑞士法郎,规避了瑞典克朗贬值风险,其间,基金仅缩水12%,远低于同期股市70%的跌幅。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基金会提前减持股票,将20%资产转为现金,2009年基金仅下降8%,而全球股市平均跌幅达40%。
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并捕捉全球市场机会是关键。2023年,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组合包括股票(52%)、另类资产(29%)和固定收益产品(19%)。而2021年的数据则为股票(55%)、另类资产(24%)和固定收益产品(16%)。
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案例证明,通过全球分散化配置、动态再平衡和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可实现“永续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若维持现有策略,理论上可支撑诺贝尔奖奖项延续数个世纪。
可以说,诺贝尔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跨越世纪的财富智慧。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