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子无才便是德,旧时这样说。可你看,有些人偏就不信邪。明明规矩像铁锅盖一样压着,还总有人敢拿勺子敲两下,噌地露出点响声。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些古代女子,乍一听都不像“正经人”:你说她们放纵也行,说她们潇洒也行——可不管怎么说,她们确实比大多数女人要活得大胆。
女子无才便是德,旧时这样说。可你看,有些人偏就不信邪。明明规矩像铁锅盖一样压着,还总有人敢拿勺子敲两下,噌地露出点响声。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些古代女子,乍一听都不像“正经人”:你说她们放纵也行,说她们潇洒也行——可不管怎么说,她们确实比大多数女人要活得大胆。
唐朝的太平公主,就是这档子事儿里极有名的一位。她出生在帝王之家,可别以为公主就有公主的福气。她小时候连病都咬着牙挺着,因为喜怒哀乐从不是她能决定的事。家里规矩多,出门是别想的,婚姻也轮不到她挑。她人生的头一任丈夫,是她老子唐高宗钦点给她的:薛绍,这人其实也算知情识趣,只可惜好景不长。历史总爱捉弄人,薛家涉及谋反、她丈夫被捕,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太平公主就这样成了寡妇,还肩上背着一团没法抖落的尴尬。
第二回再婚,她选的已经不仅仅是个男人,更像是个逃生的门——武家那边。说难听点,这不是感情,是避风头的权宜。也正因如此,等母亲武则天当了皇帝,太平公主的地位眼看着一节一节往上蹿。权力这东西古怪,没摸着的时候想害怕,摸到手上却容易上瘾。老太太一心想把她当接班人培养,政务上没事也让她插上一脚。说起来,宫中记事本上,太平公主的名字比她大多数兄弟的还多。
而等她真进了权力场,就再没拘着手脚。朝臣们进谗言、百姓说闲话,她也不再管。听的最多的,就是她不光政事里有想头,感情生活里也活得任性,甚至还与武则天共用男宠。这么看来,哪个是出于本心,哪个是走投无路,外头人也说不清。她一手搭上了大唐的舵盘,真就一度成了另一个“准女皇”。可朝堂博弈的事,剧本太难猜——唐玄宗崛起,太平公主最终落得身死的下场。风光一阵,到头来灰飞烟灭。
她要算是“以身犯险”的榜样,那南朝的山阴公主刘楚玉,则是有点疯、大惊小怪。有一说一,论作风没人比她更敢:人家当皇帝能有三宫六院、佳丽如云,她大大咧咧向自己弟弟(当时的皇帝)喊冤:“凭啥你一个人享福?姐姐也想试试!”她弟弟倒也舍得,干脆封赏给她一堆“男宠”充门面了。史书上写着“赏赐三十男子”,有点像赐玩具那么随意。
但山阴公主野得很,这阵没兴趣,那阵又盯上谁。外出瞅见哪个官员合眼缘,直接跑去找皇帝,明目张胆要人。人家朝堂大臣也不是泥塑木偶,可皇命当前,跪也得跪、走也得走。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极度荒谬的公平?
这么踩着时代红线的日子,怎么可能持久。新皇帝上来,立马找理由除掉她,多少大臣偷偷吁了口气。最后死法也简单粗暴,朝堂那点“政治正确”,终归容不得如此作派的女人——尤其还是皇族。
说前头两位还多少带点“情欲解放”的味道,北魏的胡太后就不是这路子的了。她年轻时不过是宫里的妃子,长得还不错,肚子也争气,为宣武帝生了个太子。皇帝死后,她摇身变主持国政的太后。就这点,其实仅仅是时代洪流里的一次波动。问题出在,权力到了她手里,开始不受控制。她学起男人那一套,称“朕”,朝堂上下都得对她行大礼;宫里还养男宠,公开召见大臣,甚至逼自己的小叔子入怀。外人看着,怕是连口水都快咽回去了。
不过,胡太后到底也有她难解的命数。等儿子孝明帝长大点,忍耐到极限,暗里鼓动宦官闹了场政变,把她的人都拔光,把她自己软禁。一番苦情作戏,儿子竟一度心软放了她。可老天作弄人,居然是她这位母亲亲手毒死了孝明帝,扶了个还是牙牙学语的女婴上位。大魏江山已经风雨飘摇,她死后被溺毙,几乎没人再心生怜悯。
你说到风生水起的,还有一对姐妹花——赵飞燕和赵合德。和前面三位宫闱权斗者不同,她们出身平民,就是那种十里八乡传彩带、唱小调的小艺女。机缘巧合,汉成帝微服出游,被赵飞燕迷了心神,把她和妹妹一同接进了后宫。美貌换来了宠爱,可宠爱不能生子,便是危机四伏。姐妹俩心眼不少,精于算计。听说赵合德还琢磨出药方,能让皇帝整天迷迷糊糊在她俩身边。后宫怀孕的妃子都倒了霉,几乎没一个能善终。“好戏”多到宫女大气都不敢出。
可不管如何算计,依旧没能“造出”一个继承人。实在没辙,只好偷偷摸摸让外男进宫,冀望有了孩子能混个前程。人人都说她们是“麻烦制造者”,可在这么狭窄的生存夹缝里,能活到这一步,也真算本事。只不过,这药下得狠,连汉成帝最后都葬送在她们手里。皇帝死了,姐妹俩也没了依靠,双双自尽,唱完一出荒凉的姐妹情深。
这些女人,没人愿意拿她们作楷模。说她们放肆、越礼、不守规矩,世人似乎都一致摇头。可也得说,闷头做贤良,是不是也只配留在脚注?咱老百姓过日子,从来不是为了做谁的符号。那这些敢活出自己的女人,有谁真的服从过什么纲常?或者,每个人的反叛里,其实藏着一丝无奈:容不得有悬念的人生,都不是好故事。
你要我说——有些人天生会被写进史书里,只因她们不肯“规矩过完这一辈子”。你羡慕也罢,不屑也罢。暮色沉下去后,她们那股子叛逆火苗,还在风里,偶尔一闪。玄宗、成帝、胡太后……谁人真正翻篇了?那一点不安分的影子,仿佛一直在等着下一个不肯服气的女子。
来源:画室专注的绘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