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今起三天,这里将成为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跃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场展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盛宴精彩上演。
今天(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今起三天,这里将成为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活跃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场展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盛宴精彩上演。
本届农交会由农业农村部主办,全国农业展览馆、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承办,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参展商近4000家,参展产品约2.5万种。
秉承“展示成果、促进贸易、推动交流”宗旨,本届农交会设置了精品品牌、绿色有机地标、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帮扶产业等12个专业展区,汇聚粮棉油、肉蛋奶、果菜茶等鲜活或加工农产品以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农业装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要素。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业非遗展演、电商直播、产学研对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体验等活动,推动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科技赋能农业
上海展团亮眼农交会
本届农交会上,上海展团以“科技创新赋能都市现代农业”为主题,围绕农业科技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产业链服务升级等重点方向,精心组织了23家代表性参展单位,集中呈现科技创新与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全面展示上海国际化都市农业的特色与魅力,进一步擦亮上海精品农业品牌,助力农业产业集群实现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步入展台,一棵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巨树映入眼帘,树上悬挂着23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立方体,寓意参展单位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共同支撑上海都市农业迈向绿色、高效的新阶段。
上海展区总面积达600平方米,划分为综合展区与独立展示区两大板块。其中,光明集团作为独立展区亮相,以100平方米的空间集中展示其特色优质农产品,凸显品牌实力。
综合展区进一步细分为三大功能板块:“科技与第三产业融合区”汇聚了中科荃银、康码、硅羿科技、商汤等重点企业,通过视频、展板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上海在现代农业科技方面的“高精尖”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智慧农场产业链与技术链集成展示区”由联适导航携手8家合作单位联合打造,重点呈现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农业机器人专用惯性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等智慧农业产品,生动演绎“技术赋能、链条协同”的智慧农场发展新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展示区”则通过现场直播、商务洽谈与品牌推介等多元形式,多维度呈现上海农业的发展成就,推广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
整体来看,上海展区通过“科技+服务+品牌”三维联动,系统化、立体化地展现了上海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与独特气质。
另外,首次参加农垦展区的上海农垦,携光明集团旗下四家企业同步亮相农交会。
从论坛到直播间
农交会多维驱动农业贸易落地见效
展会期间,强农论坛、“品牌之夜”直播助农、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渠道对接会等十余场重点活动同步密集上演,内容覆盖产业研讨、品牌推广与产销对接等多个维度。为促进实质成交,现场专门设置了产销对接区、直播推介区、电商选品区及专业品鉴区等功能区块,有效组织供采双方面对面交流,并强化线上数据匹配与线下现场撮合的联动机制,全力推动贸易合作落地见效。
在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方面,去年农交会上成立的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持续发挥平台作用。今天下午,“2025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采购渠道对接活动”顺利举行。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中国电信集团、顺丰控股等联盟成员单位现场分享合作经验,来自广东、河南、浙江等地的优质供应链采购商集中发布采购需求,活动还围绕电商运营、港澳合作等主题展开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会上,多家供需企业成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联盟的协同实效。
作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品牌之夜”直播助农活动将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向线上消费前沿。“马陆葡萄一串一斤、一品一码,见证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来自上海嘉定的马陆葡萄,不仅亮相线下品鉴区,接受专业观众的味蕾检验,更化身为“品牌之夜”直播间的人气商品,通过大小屏幕的联动展示,实现了从地方资源到全国品牌的跨越传播。
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明林前往上海展区巡展,并参加上述两个活动。
文字:许怡彬
图片:王金秀
视频:王金秀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