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黑色星期五,三大利好能否逆转颓势?下周行情或迎关键转折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23:20 2

摘要:10月17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暴击,上证指数暴跌1.95%,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均超3%,全市场仅602只个股上涨,4783只个股下跌,成交量萎缩至2万亿以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主要由三大外部风险集中爆发引发:

一、市场暴跌背后的三大导火索

10月17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暴击,上证指数暴跌1.95%,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均超3%,全市场仅602只个股上涨,4783只个股下跌,成交量萎缩至2万亿以下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主要由三大外部风险集中爆发引发:

1. 全球金融市场连环炸雷

美国区域银行危机再度升级,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因商业抵押贷款欺诈事件单日暴跌超10%,KBW银行指数创下六个月最大跌幅,74家大型银行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与此同时,台积电下调明年资本支出预期,叠加阿根廷比索汇率崩盘,全球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潮,A股难以独善其身 。

2. 关税阴霾卷土重来

特朗普政府再度释放强硬信号,宣布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这是继药品、家具关税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尽管新关税主要针对墨西哥等国,但全球供应链紧张预期升温,A股汽车、机械等出口导向型板块首当其冲。

3. 美联储政策预期博弈加剧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幅度分歧扩大,虽然97.8%的概率指向10月降息25个基点,但交易员正通过期权押注超预期的50基点降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外资短期避险情绪升温,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30.58亿元,天齐锂业等权重股遭抛售 。

二、盘后三大政策礼包密集落地

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三大利好消息犹如“及时雨”降临:

1. 金融开放再下一城

央行官员明确表态,将通过整合投资渠道吸引更多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市场。截至2025年三季度,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已达2.59万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创历史新高,电子、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成为加仓主力 。此次政策加码有望缓解短期外资流出压力,长期为市场注入活水。

2. 上市公司治理全面升级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首次对董事高管实施“任职-履职-离职”全周期监管,明确薪酬与业绩挂钩机制,并严格限制同业竞争。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外资持股比例已达10.61%,新规将进一步提升A股公司在国际投资者中的认可度 。

3. 财政发力稳增长

财政部宣布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基建投资和存量债务化解。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专项债中28%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基建,18%用于交通设施建设,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至8%以上 。

三、下周行情的四大关键变量

1. 外资动向决定短期方向

尽管10月17日北向资金净流出,但三季度数据显示外资正加速布局科技板块,广合科技、宁德时代等龙头股外资持股比例显著提升 。若周末无新的地缘风险事件,下周外资有望回流,带动指数反弹。

2. 美联储政策靴子落地

10月31日的议息会议将是关键节点。若美联储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未进一步升级,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升。反之,若政策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新一轮抛售。

3. 地方债资金落地节奏

5000亿元结存限额中,约60%将用于基建项目,重点支持经济大省的交通、能源等领域。参考历史经验,专项债发行后1-2个月将形成实物工作量,相关工程机械、建材板块有望率先受益 。

4. 黄金白银走势的虹吸效应

国际金价突破40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创5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避险资金从股市分流的压力仍在 。若巴以冲突等地缘风险缓解,贵金属资金或部分回流A股。

四、机构观点:短期反弹概率较大

宏利投资管理指出,尽管关税仍是主要风险,但中国通过本地化能力和政策工具箱足以应对,维持对A股的建设性态度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市场估值已反映较多负面预期,政策底明确后,指数有望向3200点发起冲击。

不过需警惕两点:一是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若下周日均成交额仍低于2万亿,反弹持续性存疑;二是三季报业绩披露进入高峰期,需防范部分高估值板块的业绩变脸风险。

五、普通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在市场剧烈波动中,建议投资者采取“三不”原则:

- 不盲目抄底:优先关注外资持续加仓的科技龙头(如电子、电力设备板块),待成交量企稳后再分批介入。

- 不频繁操作:历史数据显示,A股单日暴跌后次日反弹概率超60%,但盲目追涨容易被套。

- 不忽视风险:若美联储政策不及预期或关税进一步升级,需及时减仓避险。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的博弈期,下周有望迎来技术性反弹。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修复和外部风险化解进度,投资者需保持耐心,等待趋势明确信号。

来源:小小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