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永乐·大萌爷·明轩网络瓷杂专场·下|拍品预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8:49 1

摘要:盖盒器身线条圆润,工致精细,画面整体用彩繁多却色泽淡雅,层次感强,绘画笔法流畅,整体画面传达多子多寿、吉祥福禄之美好寓意,为民国时期粉彩佳作。

上海明轩2025年

永乐·大萌爷·明轩 网络瓷杂专场

本场拍卖会将在

抖音平台搜索:

大萌爷(或直接搜索抖音账号:2155790588)

线下预展时间:10月1日至10月16日

抖音拍卖直播:

10月16日20:00(上)

10月17日20:00(下)

本场保证金20000元

如需参与竞拍可联系客服:

线下调阅欢迎各大藏友莅临品鉴。

【时间】9月29日至10月16日13:00-17:00

【地点】上海闵行区合川路3533号虹创园七栋一层上海明轩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拍品预览

2-1

民国

洪宪御制款粉彩婴戏盖盒

直径15.9cm

款识:“洪宪御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无底价

盖盒器身线条圆润,工致精细,画面整体用彩繁多却色泽淡雅,层次感强,绘画笔法流畅,整体画面传达多子多寿、吉祥福禄之美好寓意,为民国时期粉彩佳作。

2-2

清中期

粉彩诗文赤壁赋碗

口径17.3cm,高8.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无底价

此碗为清中期粉彩佳作,集诗、画、瓷艺于一体。外壁绘山水人物,重现赤壁胜景,文人雅聚、舟行江上,景致细腻生动 。一侧以精妙笔法书《赤壁赋》全文,墨色浓淡相宜,尽显古韵。内壁绘仙人驾云、仙鹤衔芝,色彩明艳,寓意吉祥。底部落款规整,彰显时代特征。它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清代文人审美与瓷绘技艺融合的见证,承载历史文化,观之赏心,藏之传世。

2-3

清光绪

五彩三国演义故事图大瓶

高:43.5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起拍价:5,000

以鲜亮的珐琅彩绘制,瓶颈(束颈处 )环绕山水图案,坡状肩部有宽装饰带,修长椭圆瓶身绘有连续叙事场景,展现宫殿栏杆旁的将领、官员和武士,观看一名弓箭手张弓。

清光绪五彩三国演义故事图大瓶,这只清光绪五彩大瓶,以经典三国故事为绘,人物鲜活,色彩明丽。五彩技法让场景跃然瓶身,山水、人物、情节交融,尽显晚清瓷绘匠心。静静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审美与故事,是研究清代瓷艺、三国文化的生动实物,待懂者赏鉴 。

2-4

清雍正

斗彩如意灵芝图盘

高3.1cm直径14.4cm

参阅:

《成化瓷器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3年,页179,图187

起拍价:10,000

此种斗彩灵芝纹盘系由成化官窑斗彩器演化而成,其造型,图案均仿自成化时期,后暦代均有仿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嘉靖时期同类斗彩灵芝纹盘,可资参阅。拍品造型规整秀巧,釉水莹润。盘心绘环套如意云头纹,如意连绵,外壁绘七朵灵芝,生动饱满。最为特别的是,盘底用青花淡描的手法绘两只相互呼应的仙鹤,以及一只回首仰望的鹭鸶。仙禽动态十足,用笔洗练,颇有趣味。整器绘画流畅,简洁雅致,清新悦目。

2-6

民国

天津三阳 金锭

21.7×12.2×8.9mm,重量30.7g

无底价

说明:公博MS 60,1610040052

天津三阳金店于1932年开业,店址在法租界内。民国时期的银楼金条,主要是指由民间银楼(相当于今天的金店兼银行,具有金银兑换、铸造、销售的功能)自行铸造和发行的小型金条。它们与当时中央政府法定发行的厂条(如中央造币厂铸发的布图厂条)不同,具有更浓厚的地方和商业色彩。成色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俗称“98赤金”民国银楼金条不仅是一块黄金,更是一枚承载着民国金融史、商业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金印”

2-7

清道光

蓝釉象耳方瓶

高29.3cm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起拍价:30,000

器型仿良渚文化玉琮而制,故名琮式瓶,两侧对饰象耳,有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清宫当时称其为“四方象耳瓶”。通体满施霁蓝釉,釉色均匀浓厚,色如蓝宝石,沉静浓厚。体量适宜,制器严谨,比例均衡,线条利落简洁,考究端庄。

2-8

清光绪

粉彩缠枝花卉八宝纹盘

直径14.8cm

款识:“大清光绪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20,000

敞口,浅弧形腹,盘底落“大清光绪年製”楷书双行矾红款。器身外壁绘折枝花卉,枝叶自然翻转。盘心金彩双圈内以草绿釉绘缠枝花纹,工整规矩,素雅恬静;外周所饰轮、螺、伞、盖、花、瓶、鱼、结八宝即八种藏传佛教中的吉祥物。釉面莹润,绘画精细,为清末官窑粉彩瓷器的佳作。

2-9

清光绪

黄釉暗刻龙纹盘

口径6cm,高3.4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20,000

盘体撇口,弧壁,圈足。造型端庄考究,制作精细严谨。瓷土筛炼精细,胎质较为缜密,釉面光润匀净,黄釉娇艳明亮。盘体内外细刻云龙纹饰,盘心刻正面苍龙,龙张嘴瞠目,鬃髪飘散。釉面肥厚亮丽,暗刻圆熟流畅。

2-10

清光绪

青花水仙铃铛杯

口径6cm,高4.5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20,000

此兰花杯通体施白釉,胎体轻薄,晶莹剔透,形制秀巧规整。外壁青花绘玉兰花为主体,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本品之原型为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分别以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为主题。本品两侧各斗彩绘一丛玉兰花纹,以青花点染出洞石,再勾勒出玉兰花枝叶、花卉轮廓,风格清新自然。

2-11

清康熙

青花龙凤纹盘

口径16cm,高4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30,000

拍品形制规整,胎质紧密,通体施白釉,釉面莹润,颇具苍穆古雅之态。康熙时期是清代瓷器烧制的重要发展期,其时借鉴明代瓷器图案而设计纹样,故使康熙瓷器颇具明代遗风。此拍品作撇口,斜弧腹,圈足。盘心以青花绘云龙戏珠纹饰,烈焰翻滚间,腾龙奔驰有力,潜龙在天,龙身成“弓”形,身姿矫健,眼神犀利如锋,形态凶猛,极具康熙朝之威严霸气。

2-12

民国

山东“青岛震华 十足赤”金锭

21.9×13.1×8.8mm,重量31.4g

无底价

说明:公博MS 62,1610082682

青岛震华金店于1923年开业,是山东主要银楼之一。该店所铸一、二两赤金小元宝成色极佳,颇具盛名,曾一度成为青岛黄金业的标杆。至1930年代,青岛本地赤金交易兑换,均以震华金店赤金元宝为准,而外地黄金则须另付震华金店手续费,加盖“震华”店名后,方可于青岛市面流通。民国时期的银楼金条,主要是指由民间银楼(相当于今天的金店兼银行,具有金银兑换、铸造、销售的功能)自行铸造和发行的小型金条。它们与当时中央政府法定发行的厂条(如中央造币厂铸发的布图厂条)不同,具有更浓厚的地方和商业色彩。成色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俗称“98赤金”民国银楼金条不仅是一块黄金,更是一枚承载着民国金融史、商业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金印”

2-13

清康熙

青花寿字龙纹盘

直径16.1cm高2.8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10,000

拍品撇口,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盘内沿绘青花寿字纹一周,盘心绘云龙戏珠纹饰,龙身矫健,力度十足,形象生动而飘逸,笔法简洁,绘画流畅胎质细腻,器型规整。

2-14

清光绪

粉青釉贯耳瓶

高30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起拍价:30,000

此瓶仿汉代投壶式,方形,直口,瓶口倭角近似海棠形,长方扁腹至下外鼓,腹部扁圆,两面饰凸起的杏形开光,长方形圈足。颈部左右两侧各有一方形贯耳。 通体施天蓝釉,釉面光洁。整个器型与清代仿宋代官窑贯耳瓶一样,其整体造型端庄稳重,线条饱满,腹部桃形突起,为方正器形增添活力。清代帝王心仪宋瓷的古雅气息,专命景德镇御窑厂以宋瓷为范本,制作了各种仿汝、仿哥、仿官等品种。乾隆时期对原有的贯耳瓶在器形及装饰上进行改造,称为「四方杏元双管瓶」,以供乾隆帝赏玩。此类器形后成官窑经典,历朝均有烧造。光绪朝时,四方杏元双管瓶较常见的釉色有窑变釉、仿哥釉、仿官釉、厂官釉、霁蓝釉、粉青釉等,此瓶摹仿周汉铜壶,式样古朴典雅,施釉静穆温润,古趣盎然。

2-15

清早期

白釉菊瓣小罐

直径6.7cm

注:带座、带旧包装

起拍价:10,000

2-16

清早期

白釉小葫芦瓶

高6.9cm

注:带座、带旧包装

起拍价:30,000

此瓶葫芦形制规整典雅,整体施白釉,意于仿宋之定色,小巧可爱。造型精美,釉色莹润,胎质细腻。葫芦瓶是道教器物,形似葫芦所以得此名,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宫廷所喜爱便成为传统器形。

2-17

明晚期

白釉鸟食罐

长4.3cm

起拍价:30,000

2-18

20世纪后叶

香港谢利源品牌创立纪念金币

创立于1867清同治六年 34.8×2.7mm

重量:37.4g

无底价

说明:公博MS 62,1610039691

谢利源金铺由谢瑜堂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在澳门创立。民国时期,谢利源金铺在第二代谢再生、谢永生的经营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将金铺迁往当时澳门最繁盛的营地大街24号,扩展了业务规模。民国时期的银楼金条,主要是指由民间银楼(相当于今天的金店兼银行,具有金银兑换、铸造、销售的功能)自行铸造和发行的小型金条。它们与当时中央政府法定发行的厂条(如中央造币厂铸发的布图厂条)不同,具有更浓厚的地方和商业色彩。成色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俗称“98赤金”民国银楼金条不仅是一块黄金,更是一枚承载着民国金融史、商业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金印”。

2-19

清康熙

青花矾红海浪龙纹盘

直径20.7cm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起拍价:60,000

2-20

清雍正

天蓝釉菊瓣盘

直径17.6cm高3.4cm

起拍价:60,000

菊瓣盘为雍正时期创烧的名贵品种,据《清档》所记:雍正十二年命烧十二种色釉菊花式盘,各四十件。拍品即为上述十二种色釉中的天蓝釉,敞口,浅壁,圈足,盘壁由菊瓣形组成。内、外壁施釉,釉面匀净,色泽淡雅悦目。整器典则俊雅,是雍正御窑之经典。

2-21

清乾隆

青花胭脂红彩宝相花纹海棠水盏

长21cm;宽16cm

无底价

此水盏形制呈海棠形,平底,下呈四条形足,造型小巧别致。口沿施一周青花花卉纹,胎制规匀秀美,釉质细腻白润。器身以青花绘缠枝纹,以胭脂彩绘宝相花,红蓝两色相映成辉,独具匠心。宝相花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象征富贵美满和幸福。盏心及底以松石绿釉装饰,匀净厚润,端庄幽雅,其气度为后仿者望尘莫及。底部以红彩绘十朵花卉图案,为清代特有的遮盖支钉的装饰方法。也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是个极其喜爱梅花的国君,不仅在宫中养梅观赏,而且喜欢用梅花装饰建筑物及御用品。此水盏画面用寓意相同的图案表示吉祥,花纹繁缛绚丽,其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其形尊贵秀挺,巧夺天工,殊无二致。

2-22

清光绪

茶叶沫釉荸荠瓶

高32.5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展览:

1.《晚清官窑瓷器》图版155,关氏所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3年。

2.《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瓷器》,图版134,香港艺术馆,1984年。

3.《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1985年,页155

来源:

1.关善明旧藏。

2.香港佳士得,1997年3月30日,lot316.

起拍价:150,000

此瓶仅以茶叶末釉一色饰之,长颈荸荠瓶器形秀雅,姿态纤致,为乾隆御制单色釉瓷之典型。釉面见亮黄结晶遍布浓绿地上,晶点致密,光润柔滑,所呈釉色古朴沉稳。整器虽简括凝练,然其炼泥、塑形、施釉、窑烧均需无误,方可成此佳品。

2-23

清乾隆

仿哥釉杏圆贯耳方壶

高30.7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起拍价:300,000

壶呈长方形,直口,溜肩,垂腹,随形圈足。颈两侧置对称方形贯耳。腹两面各饰一凸出桃形纹。通体施开片灰青釉。

此壶器形仿商周青铜器,釉色则仿宋代名窑哥窑器。景德镇御窑厂自明永乐朝已开始仿制哥瓷,至清雍正乾隆时期烧制得尤其神似。如本壶釉质均匀莹润,开片中黑、淡黄色线纹交错有致,实得哥釉「金丝铁线」之精髓。

2-24

20世纪后叶

香港“汇丰银行”“利昌”“千足黄金一两庄”

25.9×17.8×5.2mm,重量37.6g

无底价

说明:公博MS 65,1610039690

民国时期的银楼金条,主要是指由民间银楼(相当于今天的金店兼银行,具有金银兑换、铸造、销售的功能)自行铸造和发行的小型金条。它们与当时中央政府法定发行的厂条(如中央造币厂铸发的布图厂条)不同,具有更浓厚的地方和商业色彩。成色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俗称“98赤金”民国银楼金条不仅是一块黄金,更是一枚承载着民国金融史、商业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金印”

2-25

清康熙

黄地素三彩花卉龙纹大盘

直径41cm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参阅:

1.《世界陶瓷全集,5·清》日本小学馆,1983年,页22-23,图13-15。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宫廷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69。

3.《清瓷萃珍》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南京博物馆1995年,图2。

4.《故宫清瓷图录》台北故宫1980年,图34

起拍价:300,000

此盘工艺繁复,先刻纹饰于瓷胎上,入窖一次烧后再加绘纹样二次烧成。全器色彩搭配艳丽,纹饰多样,带有浓烈的宫廷皇家气派。板沿大盘,内外满施黄轴为地,盘心绘紫绿彩两条飞龙,四周祥云缭绕,内壁饰以牡丹、桃花、茶花、菊花、秋葵、莲、月季等八种折枝花卉,板沿及外壁饰赶珠云龙纹,姿态生动,极富韵律。

2-27

明万历

青花仙人献寿图小罐

高9.6 cm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

来源:

1.日本茧山龙泉堂旧藏。

2.伦敦苏富比,1986年6月10日,编号235。

展览:

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北京,2015年11月11日至11月13日,编号12。

著录:

《瓷中佳趣》,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年,页70-71,图12。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年,页107,图版99。本器来源显赫,其早年列藏于日本茧山龙泉堂,后于 198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售出,编号Lot235。2015年于北京《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中展出并著录,流传有序,品相极佳,弥足珍贵。

无底价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斜收,圈足。外壁通景绘「仙人献寿」图,仙人手托宝瓶,瓶口飘出灵芝形云气显现「寿」字,周围衬以松、竹、梅与灵芝等瑞草,以及「山」字形寿石,组成「灵芝拱寿」的吉祥画面,仙人姿态各殊,纵观全图,放笔纵墨,轻盈飘逸,诸仙情势俱佳,得妙趣于天然,一如明初名家商喜所作《四仙拱寿图》,运笔刚劲有力,气势挺健,饱满而富有弹性,自见飘逸之气。底书环形「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写法极为罕见,应属明万历御窑之作。

2-27

清乾隆

霁红釉鸡心碗

口径15.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备注:底一刻字(老盒)

参阅:1.《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文物选粹·瓷器》,文物出版社,2011年,页130,图110。

2.北京东正,2011年12月8日,Lot5022。(成交价:RMB 1,150,000)清代官窑专题Lot44 - 120。

起拍价:50,000

鸡心碗为明永乐、宣德时期流行碗式,因外底心突出似鸡心而得名,多见白釉暗花及青花品种,清雍正、乾隆时多有仿制,器型略有变化,更加精致典雅。本品外壁满施霁红釉,釉色明艳匀净,留灯草口,碗底心微凸,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所施釉是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红釉,创烧于元代景德镇,成熟于明永乐时期,色泽鲜艳纯正,称为“鲜红”,因常作祭祀郊坛之用,亦称“祭红”,又取“雨过天晴之霞霁”之意,再得“霁红”美名。清龚洵《景德镇陶歌》所载:“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因烧造难度大,铜红釉在宣德以后产量逐渐下降,至嘉靖时期失传,清康熙时方再复烧,雍干二朝盛烧不衰,乾隆帝更是对红釉瓷喜爱有加。本品釉质凝厚,有橘皮棕眼,色如雨后晴空之红霞,颇具永宣红釉之风韵。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瑞兽图卷缸

口径23.3厘米,高17.3厘米

来源:

1. 中国嘉德,2006年3月11日,Lot2339。

2. 北京十竹斋,2021年5月29日,Lot3550。(成交价:RMB 230,000)文房雅玩专题Lot1-31

起拍价:50,000

以瑞兽纹为装饰题材的瓷器流行于明末清初,釉里红瑞兽图为康熙时期特有的品种,由于釉里红的烧造成功率低,以青花器较为多见。缸口外敞,平沿,深腹,腹下渐收敛。腹部青花釉里红绘瑞兽博古图。纹饰先以线条描绘,兽头部口、鼻、耳、角及鬃毛均描绘细致,兽身则利用大笔涂抹渲染所形成层次,巧妙地表现出动物的肌腱、骨骼等,十分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兽眼以青花点睛,极附匠心。整器挺拔端正,胎质细腻,釉面莹洁。画工精湛,颜色绚丽,层次鲜明,巧妙将瑞兽之体量感及鬃毛的质感表现而出,神态各异,灵气尽显。

20世纪后叶

香港“汇丰银行”“利昌”“千足黄金五两庄”

重量187.2g

无底价

说明:公博MS 61,1610039674

香港汇丰银行“狮头”千足金伍两金条一枚,利昌金铺制,图案清晰完整,色泽纯正。民国时期的银楼金条,主要是指由民间银楼(相当于今天的金店兼银行,具有金银兑换、铸造、销售的功能)自行铸造和发行的小型金条。它们与当时中央政府法定发行的厂条(如中央造币厂铸发的布图厂条)不同,具有更浓厚的地方和商业色彩。成色一般在百分之九十八左右,俗称“98赤金”民国银楼金条不仅是一块黄金,更是一枚承载着民国金融史、商业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金印”

来源:龙翱凤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