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棋与象棋,作为中国两大传统智力博弈游戏,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在这场关于“国棋”名号的无声角逐中,两大棋类各自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
方寸棋盘,黑白对弈,楚河汉界,将帅争锋。
围棋与象棋,作为中国两大传统智力博弈游戏,千百年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在这场关于“国棋”名号的无声角逐中,两大棋类各自展现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围棋人口超6000万,其中有段级位者约1500万人,而象棋也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这场关乎文化象征的较量,远不止是数字的比拼,更是文化深度与广度的较量。
1
探寻“国棋”之位,必须回溯两大棋类的历史源流。围棋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文献《世本·作篇》中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的记载。
这种古老的棋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从魏晋南北朝的“忘情坐隐”到唐宋时期的“琴弈相寻”,再到明清的“雅俗共赏”,围棋始终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
象棋则定型于中国北宋末年,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棋盘游戏之一。象棋的棋盘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楚河汉界形象地勾勒出两军对垒的战争场景,折射出中国古代战争的形态与智慧。
从历史证据来看,考古发现的汉景帝阳陵棋盘残片和海昏侯墓漆制棋盘残片,为围棋起源于中国提供了实物证据。而象棋虽然定型较晚,但其蕴含的军事思想却源远流长。
2
围棋与象棋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民族思维特质与价值理念的不同侧面。
围棋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善思、精算、多谋的思维特征。其行棋和结局变化量在精确与模糊两个方面达到的高深程度,使其当之无愧地居于思维博弈运动计算水平的巅峰。
围棋强调子力作用的整体性,每个棋子只有有机组合、聚合成形,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
象棋则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艺术。中国象棋的棋子设置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循规守矩的社会秩序。
决定棋局胜负的将帅永远留在王城九宫中,周边还有士、象等棋子专职护卫,时刻宣誓皇家的尊严。
围棋追求的是公正、平等、均衡的价值理念。其改变了最早棋类“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竞智斗巧,代之以公平的行棋方式。
棋盘上,每个棋子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只有被摆在不同的位置才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
3
围棋与象棋的国际传播轨迹,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与效果。
围棋走向世界的历程漫长而持久,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公元2世纪前后,围棋开始向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公元5世纪前后,向周边国家传播;公元16世纪前后,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20世纪前后,真正走向世界。
魏晋时期,围棋就已传入朝鲜半岛。南北朝之际,围棋在朝鲜半岛颇为兴盛。与此同时,围棋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在繁荣与开放的大唐盛世,东亚的围棋交流留下了众多动人的弈棋传说。
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的金尼阁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且都在著述中讲到围棋。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
象棋的国际传播主要随着华人迁徙而遍布全球。1993年成立于北京的世界象棋联合会,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象棋事业的发展。
迄今为止,象棋运动已从亚洲不断推广到世界各地,在26个国家和地区、四大洲都有参与者。
2005年,世界象棋锦标赛第一次走出亚洲进入欧洲,由法国象棋总会承办。这标志着象棋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4
在新中国成立后,围棋与象棋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2013年以来,90%的围棋世界冠军是中国人。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棋手中,中国棋手占比80%。13项国际大赛中,中国举办了10项。
围棋人工智能软件中,中国制造占大多数。
2023年,中国棋手丁立人在国际棋联世界冠军赛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同时拥有男子和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头衔。
这一成就此前只有前苏联实现过。不过,这是国际象棋领域的成就,与中国象棋和围棋有所不同。
象棋的发展同样不容小觑。中国象棋协会制定了完善的国家队选拔机制,《中国国家象棋队组建、选拔办法》明确规定国家队由“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优秀选手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后备选手组成”。
象棋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继续在民间蓬勃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围棋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了突破性、全局性的发展。除各项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外,由中国围棋协会主办的国际业余围棋赛事已达25项。
5
那么,在这场“国棋”之争中,围棋与象棋各自拥有怎样的优势?
围棋作为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久远、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度的思维要求,更具资格成为“国棋”。
围棋不仅是一种竞技性游戏,更作为一门形而上的艺术,与古琴、书法、绘画并称为“君子四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甚至塑造中国人的人格与精神世界。
围棋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国际交往中的“世界语言”。“手谈”作为围棋的雅称,体现了它独特的精神内涵。
它消除了交往中的障碍,连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围棋的对话性体现了它的平等性。
相比之下,象棋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军事战略与等级制度。中国象棋的棋子设置反映了古代社会循规守矩的社会秩序,其战斗的复杂性象征着社会矛盾的多元。
当然,象棋也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象棋的“炮”是中国象棋独有的棋子,需要前方间隔一个棋子当“炮架子”才能迸发隔山打虎的神力。
这种直线行隔子吃的走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军事战斗中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攻守之法,明白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的灵动之妙。
6
纵观历史长河,围棋以其更悠久的历史、更深邃的哲学思想、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这场“国棋”之争中略胜一筹。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人民认识东方文明的窗口。
而象棋则以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生动的军事隐喻,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最终“国棋”名号归属何方,这两种古老的智力游戏都将继续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补充一句,从个人情感来说,我希望象棋能成为“国棋”,因为象棋更能体现中国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哲学思想,你说呢?
来源:任之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