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担忧的事发生,央视下场李梓萌出了口恶气,董卿也是受害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19:44 2

摘要:二月有个消息传得挺快。李梓萌在网上被人“顶替”了。北京有个地方管这个,后来发现某个公司用AI把她的形象放进了直播画面里。这个产品,宣传的时候说得挺“正规”,其实就是糖果。现场图片有不少,事情也被央视财经报道了,非常直白,李梓萌在节目里没出来过。

二月有个消息传得挺快。李梓萌在网上被人“顶替”了。北京有个地方管这个,后来发现某个公司用AI把她的形象放进了直播画面里。这个产品,宣传的时候说得挺“正规”,其实就是糖果。现场图片有不少,事情也被央视财经报道了,非常直白,李梓萌在节目里没出来过。

“李梓萌”这个名字要是问出来,好多人点头。以前提劳动节,她说成“劳动姐”,成了个段子。说全红婵时,一不小心又把名字错了。倪萍还开过李梓萌玩笑,说她上央视工作买房都难,“贷款上班”的事也被大家提起。可这种说法反倒带来了不少讨论,有的觉得主持人也不容易。

主持《朝闻天下》那会儿,李梓萌的能力被网友关注。一次直播没提词器,她愣是念了八分钟,没卡壳。节目流程都靠记忆、临场。网上人说她业务能力硬气,现场发挥大家看得见。董卿、康辉这些“厉害角色”也跟她搭档过,她并没落后。

节目里边偶尔有人会提“按错字扣钱”。有个观众在现场看到,随即发了帖子,说要真是这样,难怪有人贷款还不上。但这种说法更多是一种调侃。李梓萌一转身还成了正面示范,大家说央视的专业要看她。前辈有批评,她会听进去,比如有一次发型不合适、扣子位置被说,马上就换了。

后来,白岩松碰到过类似事情,也就是被AI冒用形象。白岩松公开说,这种假人、假话骗了不少人。他遇到过,有人用他的脸去“打假”,制作虚假视频。央视曝光事件时,还特地加了说明,说李梓萌的形象是被AI伪造。因为她自己没参与过品牌推广。

央视的视频最后专门写明李梓萌清白。网友不少都留言,说央视这回帮她解围。有观众发现,类似事情还发生在董卿身上。有一年,冒牌董卿打电话给八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差点信了,后来才发现是骗局。

有意思的是,每到这种事情,舆论又开始讨论AI冒用问题。像“假董卿”“假靳东”账号出现多次。社交平台上冒充这些知名人的骗局一直没断。有人提出要有严格监管,防止更多人被骗。李梓萌的遇害其实敲了个警钟。

信息还能看到央视、扬子晚报、人民网都跟进过。每当名人的形象被冒用,总有人呼吁要加大查处力度。李梓萌这些年在央视的努力也一直被观众记得,不管是新人时期的“稚嫩”,还是后来慢慢成熟,变化不少。

早些年央视招实习生,李梓萌正好赶上了。她毕业前参与到新节目《国际时讯》,通过重重筛选才上岗。那个时候还没成熟,她听了观众建议、戴发套,换衣服。总是前辈打来电话指点,每次点头照做。自己也就一点点调整过来。

跟事业相比,形象被冒用这事就很难受。节目刚做起声名,有些犯罪分子抓住机会。带货风波不仅骗普通观众,连体育明星孙颖莎、王楚钦也被冒用过。全红婵被AI换脸,商家制作视频来卖货,最后被查处。

李梓萌刚开始进央视没什么名气。《国际时讯》刚刚开播就是她第一次露脸。逐渐,她成了《新闻联播》里最年轻的播音员。节目现场不少次,她要及时反应,文件临时送到也能顺下去。一次八分钟没提词,她只靠印象完成全程。

观礼台上,有红色西装和直播画面,有重要信息要讲。节目组不少同事在后场,李梓萌把这样的机会变成观众点赞的理由。她成为那天大家讨论的热点。

有时候,节目效果和主持人的小错误,会被观众用开玩笑的方式放大。“劳动姐”“金红婵”这样的话,之后都在网络上流传。可是,没有人否定她的工作能力。

节目一长还是需要经验。李梓萌在现场遇到新情况,会马上问前辈。观众习惯建议节目主持成熟,她也主动改形象。央视里老主持人的指导电话变成她工作中的日常,有什么不对,马上调整。

被冒用的经历到现在还没完全过去。央视、各平台曝光以后,大家也还是会记得她被冤枉过。就算风波结束,观众讨论还会持续。

网络上看到假冒账号,有时警察会介入。江苏警方也出面提示,类似案件举报渠道要畅通。冒用案例出现,警方会公布调查结果,不再让受害人被误会。

不少单位、新闻平台都在说要防止新型诈骗。李梓萌这样公开被澄清的例子,未来也能给行业更多警惕。

每次看到主持人被AI“换脸”,不少网友说以后不敢随便相信网络。大家也会多次点开视频,确认真假。李梓萌的事件里,央视还用了大段时间科普信息来源。

整个事情绕了一圈,进步和问题都没有一下子消失。李梓萌主持人之路经历不少风波。但是舞台、镜头、名气和经历,一点点变化中,有被误解、有转正、有解释。每个人的目光又回到节目、现场、观众席……故事还是没断。

来源:小飞鱼娱乐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