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一个蛋白质产业价值已飙升至1140亿美元、连星巴克都纷纷入局的“全民蛋白热”时代,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CBS新闻2025年10月16日发布一篇深度报道,多位顶尖注册营养师发出警告:绝大多数人,正在用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方式补充蛋白
你健身后气喘吁吁猛摇的那杯蛋白粉,它的吸收效率,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一个蛋白质产业价值已飙升至1140亿美元、连星巴克都纷纷入局的“全民蛋白热”时代,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CBS新闻2025年10月16日发布一篇深度报道,多位顶尖注册营养师发出警告:绝大多数人,正在用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方式补充蛋白质,让汗水和金钱,都打了折扣。
这场席卷全球的蛋白质“内卷”,是时候回归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了:你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你,真的“会吃”蛋白质吗?
一、越多越好?你的身体自有“上限”
“健身不喝粉,等于白练”,这句口号像魔咒一样刻在每个健身小白的脑海里。于是,我们看到无数人在追求每天100克、150克甚至更高的蛋白质摄入量。
但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营养师们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只需要0.8克蛋白质。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体重约68公斤的成年人,他一天所需的蛋白质大约是54克。这54克,仅仅相当于一顿饭里的一块鸡胸肉(约170克)。
是的,你没听错。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传说中的“巨量蛋白质”,通过均衡的三餐就可能轻松搞定。在你急着下单蛋白粉之前,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的餐盘。
二、时机比天大?被“神话”的黄金窗口
好,就算我们真的需要额外补充,那“练后半小时内必须喝”的“黄金吸收窗口”理论,总该是真的吧?
嗯,这个概念可能被过分“神话”了。
营养学博士Megan Meyer和注册营养师Helen Tieu的观点认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起纠结于训练后那短短的几十分钟,更重要的是你全天蛋白质的总量,以及它们是否均匀地分布在每一餐中。
在你的每一顿正餐中都确保摄入足量的蛋白质,这样“雨露均沾”的策略,可以让你的肌肉持续获得滋养,稳定地合成与修复。
三、蛋白粉还是食物?一场效率与营养的博弈
现在,我们来到了最核心的问题:如果需要补充,我们应该选择蛋白粉,还是选择真正的食物?
答案,取决于你的目标和生活方式。
注册营养师们一致认为:全食物,永远是蛋白质补充的“黄金标准”。
为什么?一块鸡肉,除了蛋白质,还为你提供了铁、锌;一杯牛奶,带来了钙;一把豆子,富含膳食纤维。而蛋白粉,它的营养维度相对单一。
蛋白粉是帮你冲刺60分的速成班,而全食物才是让你稳上90分的名师课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蛋白粉一无是处。
对于生活节奏快、运动强度大的健身人群,或是偶尔胃口不佳、需要便捷营养补充的长辈来说,蛋白粉确实提供了一种无可比拟的便利性。它能让你在没有时间或条件烹饪时,快速、低负担地补充“建筑材料”。
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可靠的“B计划”,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精准的火力支援。
四、蛋白质究竟如何补?
忘掉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焦虑的时间点吧,高效补充蛋白质,你只需要记住这三条铁律:
算算你的基本盘:用你的体重(公斤)乘以0.8,算出你每天大概需要多少克蛋白质。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数字比你想象的要小得多。当然,如果你在运动健身,或者年龄较大,可以多考虑一些。
均分到三餐:别再一天只吃一顿“蛋白大餐”。尝试让你的早、中、晚餐都成为蛋白质的来源,每餐至少摄入20克。
食物优先,灵活补充:优先通过鸡肉、鱼虾、蛋奶、豆制品来满足你的需求。如果因为高强度训练或特殊情况,感觉从食物中摄取不足,那么选择一款优质的蛋白粉作为补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
真正的强大,源于智慧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参考文献:
Moniuszko, S., & Yamaguchi, A. (2025, October 16). As influencers and others push protein powders, here's what dietitians say. CBS News.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