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烟台市第11届全民营养周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程晓松围绕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从饮食、运动、社会支持等维度提出系统性建议,为青少年科学控重和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指引。
烟台融媒5月17日讯(记者 武峻平)在烟台市第11届全民营养周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程晓松围绕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从饮食、运动、社会支持等维度提出系统性建议,为青少年科学控重和健康成长提供专业指引。
饮食建议方面,一是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儿童青少年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达到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确保营养均衡。6~17岁学龄儿童每天摄入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饮食应以低能量、高微量营养素密度和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为主,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膳食结构应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适当增加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
二是养成良好饮食行为。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晚上9 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肥胖儿童青少年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10%。不喝含糖饮料,足量饮用清洁卫生的白水,少量多次。尽量在家就餐,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饮料摄入。
在运动建议方面,程晓松表示,一是保持积极身体活动。学龄儿童应坚持每天运动,保证每天至少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包括每周至少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如跳绳、跳远、攀爬器械、弹力带运动等)。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处方师等专业人员的安全评估和指导下,结合自身运动能力制订运动方案,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鼓励多种运动方式结合。
二是保证规律作息。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为10小时,初中生为9小时,高中生为8小时。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包括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同时,鼓励创造社会支持环境。一是提升健康素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营养教育,向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传播肥胖预防控制相关营养健康和传统食养知识技能。家长应提高营养健康素养,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培养科学饮食习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特点设置营养教育课程;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社区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支持性环境,通过讲座、入户示范、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肥胖防控知识;配备充足、适宜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场所。
二是关注心理健康。重视提升肥胖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管理能力,解决肥胖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指导肥胖儿童青少年正确认识体型,结合心理和情绪干预,关注情绪性进食、限制性进食等不良饮食行为,指导肥胖儿童青少年做到合理膳食,促进身心健康。
三是科学指导体重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每周测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设置体重管理目标,制定膳食加运动的个体体重管理方案。鼓励肥胖儿童青少年做到平衡膳食,形成能够长期坚持的健康行为习惯,逐步达到健康体重。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不建议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重度肥胖或伴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可以进行多学科协作下的临床治疗。
来源:胶东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