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达料和罗甸料的区别,和田玉的“潜力股”与“泡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22:50 2

摘要:可能和大家在直播间里了解到的信息不太一样,我第一次听到米达料这个名词,是在2018年前后的事情了。与采集到的标本对照了一下,我基本确认,这应该就是且末县,琼乃克里克玉矿出产的山料。

参玉

由广大爱好者自制,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全网唯一

可能和大家在直播间里了解到的信息不太一样,我第一次听到米达料这个名词,是在2018年前后的事情了。与采集到的标本对照了一下,我基本确认,这应该就是且末县,琼乃克里克玉矿出产的山料。

据当地人说,阿羌乡这里在清代就已经有人,少量的开采和田玉了。先前我们一直习惯称之为“卡羌料”。后来有网络炒家准备大举商业化运作,才以矿口名称,将之更名为米达料的。

而此后营销号们鼓吹米达料的优点,也不外乎是白度高、结构细、油性大、洁净无瑕,这些陈词滥调罢了。与以往宣传戚家坑老料、95于田料的理由大同小异。

总之就是要说,这种外表漂亮的山料,质量全方位的碾压正宗子玉。然而事实却是,米达料质嫩且脆,在原石阶段裂隙广泛发育,只是在加工过程之中,被刻意的规避剔除掉了而已。

所以我们见到的,用米达料雕刻的玉牌、珠串,才是完美无瑕的状态。而其关键的鉴定特征还在于,它们大都白得异常纯净,不带任何的色彩倾向,没有新疆子玉那种青黄掺杂的复合状态。

透明度普遍略低于和田玉的常规水平,缺乏基本的油份与糯感,有一种近似于陶瓷的石质感,全无老熟气可言。不必说是优质的和田子玉,就是比之左近所产的青灰色且末老料,触觉上也是相去甚远。

但您可千万别为此就瞧不上米达料了,因为这种劣货,照样有其仿冒品。以此为名目热销于各大直播间的罗甸玉,其产自于地质活动极其频繁的贵州山区,参玉的朋友还曾到那里做过慈善活动。

早在10多年前,笔者就在翡翠市场上见到过它的身影。特征为白度高,且较为纯粹,因为是由非常细小的矿物颗粒组成的,所以透明度更低,结构松散,粉质感强。

而且内部经常包含着,褐色的水草花形锰铁盐结晶物,也被爱好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桂花糕”。此处需要注意,这种现象与新疆所产的翳糖(也称麻糖),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无论如何,二者都属于低档的病料,毫无收藏价值。同时,目前玉器市场上也能见到大量的,利用罗甸玉结构松散,而人为染色,伪造黄沁,或称之为沁料的情况,诸君也不可不防。

尽管上述这两种山料的质量,已经都如此的不堪了,但在无良之徒的包装之下,还是会有很多初学者欣然中招的。而且时下的许多检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也都会为其出据“和田玉”,甚至是“羊脂玉”的证书。

其实只要您关注和田玉的时间稍长一些,便不难发现,每隔上两三年,就会有人重新编造出一个名词来,声称该品种远胜于子玉,来割一茬韭菜。

米达料后有天泰料,之后又有青海翠青,且末金山糖白料。现在又有人蠢蠢欲动,鼓噪起了所谓的“老坑冰种和田玉”。但当泡沫散尽时,能够始终屹立不倒的,只有高品质的狭义新疆子玉而已。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

来源:成都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