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武汉体育中心18715名球迷的欢呼声仍在耳畔回响,当首届女足亚冠冠军奖杯的光泽尚未褪去,王霜却在沙特利雅得的颁奖典礼上与亚洲足球小姐荣誉失之交臂。正如《足球报》所言,这一结果既出人意料,又令人深感遗憾,更暴露了亚洲女足评选体系中,俱乐部巅峰荣誉被轻视的深层问
当武汉体育中心18715名球迷的欢呼声仍在耳畔回响,当首届女足亚冠冠军奖杯的光泽尚未褪去,王霜却在沙特利雅得的颁奖典礼上与亚洲足球小姐荣誉失之交臂。正如《足球报》所言,这一结果既出人意料,又令人深感遗憾,更暴露了亚洲女足评选体系中,俱乐部巅峰荣誉被轻视的深层问题。
10月17日凌晨,亚足联年度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日本球员高桥花的当选引发舆论哗然。这位在女足亚冠仅出战1场就随浦和红钻被武汉女足淘汰的球员,仅凭联赛12球6助攻和日本女足奥运八强的履历登顶。而她的对手王霜,却是今年亚洲足坛最耀眼的俱乐部赛事王者。
作为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的核心,王霜全程主导了首届女足亚冠的夺冠征程。半决赛对阵浦和红钻,她贡献1球1助攻,以全场最高的8.9分率领球队淘汰夺冠热门;决赛面对墨尔本城,在球队落后的绝境下,她补时点射绝平,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最终见证队友陈晨两扑点球锁定胜局。从小组赛突围到登顶亚洲,王霜用9球7助攻的全年数据,完美诠释了冠军核心的价值。
更具历史意义的是,这座冠军奖杯的分量非同寻常。这是中国女足俱乐部首次站上亚洲之巅,打破了日韩球队对亚洲女足俱乐部赛事的长期垄断。正如亚足联秘书长温莎·约翰所言,女足亚冠的举办本身就是亚洲足球的胜利,而王霜领衔的夺冠更是里程碑式的跨越。这样的突破性成就,显然比高桥花“非突破性”的奥运八强战绩更具说服力。
争议的焦点在于评选标准的失衡。根据规则,技术委员会40%的评分权重成为关键,而其打分核心竟严重向国家队表现倾斜。由于中国女足今年仅有两场东亚杯赛事,王霜国家队数据挂零,直接导致技术分排名第三。即便她包揽球迷票选第一、记者票选第二,仍无力回天。在非世界杯、亚洲杯的“小年”,忽视俱乐部赛事的巅峰表现,本质上是对球员价值的片面评判。
《足球报》的质疑一针见血:当首届女足亚冠被亚足联定义为“亚洲足球的胜利”,当武汉女足的夺冠被国际媒体视为“亚洲女足格局洗牌”的信号,这份冠军荣誉却在评选中无法抗衡一份平淡的国家队履历,未免显得讽刺。要知道,高桥花甚至未敢亲临颁奖现场,仅以预录视频领奖,足见其对获奖也缺乏足够底气。
更深层的尴尬隐藏在数据与现实的反差中。王霜的存在让武汉女足主场平均上座率达到九千人,超过多支中超男足球队;她带动的青少年训练营报名人数两年翻了三倍,为俱乐部带来千万级青训收入。这样的赛场统治力与社会影响力,远比单一的技术评分更能定义“最佳球员”的真正价值。武汉俱乐部赛后发布的海报一语中的:“赢过了,就不算输”。十万条球迷留言中,“她不需要头衔,我们需要”的呼声,道尽了公众的惋惜与认可。
王霜的落选不是个人的遗憾,而是俱乐部足球价值被低估的缩影。当日本女足联赛34轮全程直播保障球员曝光度,而中国女超14轮赛事转播不足三分之一,这样的环境差距本就需要更公正的评选来弥补。亚足联所谓“鼓励全面发展”的评选逻辑,在非大赛年反而成了限制优秀球员的枷锁。
正如《足球报》所呼吁的,与其纠结于一次评选的不公,不如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明年的奥预赛与亚洲杯,将是王霜证明自己的新舞台。但更值得期待的是,未来的亚洲足球评选能够真正正视:像女足亚冠这样的俱乐部巅峰荣誉,本就该成为衡量球员价值的核心标尺。
毕竟,奖杯可以颁错,但冠军的光芒不会褪色。王霜与武汉女足的亚洲之巅征程,早已写下比个人荣誉更厚重的答案。
来源:谈世界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