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里有访谈播出,瑞·达利欧在节目里说话,说到美国制造业。——他说:美国和中国比制造业,美国比不过中国。他坐在镜头前,表情严肃。很多人看了之后,评论下都是一片“惊讶”……美国制造业不是现在才弱,是很多年前开始的。
2月里有访谈播出,瑞·达利欧在节目里说话,说到美国制造业。——他说:美国和中国比制造业,美国比不过中国。他坐在镜头前,表情严肃。很多人看了之后,评论下都是一片“惊讶”……美国制造业不是现在才弱,是很多年前开始的。
上个世纪,底特律街上汽车工厂很忙,工人上班也很多。二战后美国工厂多,造船也厉害。现在这些城市工厂变成空仓,机器停着没人管,工人出来走动。有芯片公司也遇到卡住,工程师在图纸面前发愁,产量难做起来。数字有显示,中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约35%。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都没中国多。美国喊制造业回流喊了两三代领导人,补贴发下去,工厂造好机器停着,没几个岗位进人,没啥动静。
为什么这事这样?美国钱多都炒金融,服务业拉大队,电信设备还进口为主。工厂利润那点谁都不愿费力,工人工资比中国五倍,新兴国家十倍,成本太高了。工会说了算,企业也得让路。有人想仿造中国模式,印度、墨西哥、巴西去建厂,机器拉进场地,过几年都荒废,草都长高了。因为这些地方基础设施老,物流过不去,链条断了,工人也不太会。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数据报出来,预算花超了好多,只想不亏太多。造船业就剩中国1/200产能,对比清楚。
达利欧说,美国要翻身难。他说这套体系很复杂,不是一天就建成。中国那边制造业像在“发力”,工厂亮灯,机器人焊臂挥舞。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港口码头堆满货柜,卡车一直拉货。国外公司扎根中国也没占优势,太阳能板、电池、电动车,中国工厂产量快,全球对手跟不上。国际数据算出来,到2025年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大概全球28%,2027年能到40%。
贸易方面,账本明了,贸易顺差2014年是3800亿美元,到2024年变成9921亿。而美国逆差从3426亿到9184亿。美国靠消费,中国靠生产,那对比看得出。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每年比其他国家加一起还多,这趋势已经有十来年。经合组织的2023年报告提过,中国研发支出全球第二,只比美国低一点,比欧盟还高。
设备创新一件件冒头。AI模型、机器狗都被提及,宇树科技的产品能和波士顿动力比手。康方生物的抗癌药,和默沙东相比,报告说效果更好。这些新公司几年就做到世界舞台头排。中国市场是大,很多产品先迭代一波就卖出去。公司成立不久产品更新又快,钱流动也大。
达利欧又说:AI芯片中国起步快,美国短时间想追还追不上。他在社交平台发帖,点出来说旧模式要变了。以前中国做廉价制造卖给美国,换美元债,现在他说这模式快终结。工厂低成本,产品流动速度快,人才多,制度稳,产业升级几十年努力,现在中国制造各项数据一条一条呈现。美国面前只有补课路,教育和创新不能慢。制造业的事,就是人才跟制度一起较劲,谁快谁强,中国这些年刷新了不少纪录。
有人整理报告,提到2023年中国科研投入超过欧盟。新技术出来,产品一批一批改进。桥水基金的人说这些事情不用掩饰,数据和事实都摆外面。美国能不能赶上?很多访谈说要多改革。全球都在看,中国出口、人才、创新、工厂,我看到这些数字和变化在每年增长。至于美国,怎么补差距?人都在问,有人争、有人工会、有政策,有人教书,有人在工厂。
每次有工厂新数据放出来,芯片、汽车、电池、AI、机器人,相关数字都有变化。出口多,工人工资表格,机器采购报表,制造业利润,全球第二名、第三名都是美国和欧洲,但“总和不及中国“。中国理工毕业生人数列前全球,有表格给出来;贸易账本,一年一变,大家对比记录。美国补贴给工厂,有些地方机器还是空着,工程师讨论时都摇头。工人工资问题,成本太高,数据展示出来,工会要求更多福利,公司难做好计划。
经济链条一环接一环,制造业一直转动,数字从端口到出口都显示不一样。基础设施、供应链、物流、人才,每项都有分步。每次新企业进入工厂,产品型号、创新专利,数据都会出现。有人看过去,物流堵塞的地方机器没动,人工费贵,进展缓慢。中国市场一大,数量一上来,出口就铺满全球。创新科技也被很多人提到,新药新模型新产品,快马拉到世界舞台。
有机构做过一年份额比,对比后发现中国越来越高,主要集中在汽车、芯片、电动车和科学设备。贸易顺差持续拉高,本地工厂也陆续扩建。每次政策变,美国都讨论,补贴加多,结果机器闲置,工人流动,进度慢。全球看制造,人才是关键。中国每年毕业生加上一大群工人,产业升级有变化。美国追赶的路在创新和教育改革。数字和表格一直在更新,谁看都知道结果。
来源:淡泊的西柚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