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攀登”的混凝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16:20 1

摘要:2024年4月,由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厦门海洋公司供应混凝土的中交白鹭西塔项目顺利封顶,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达240.4米,刷新了近8年来厦门市超高层泵送记录。

鹭岛湾畔,一座座摩天大楼拔节生长,勾勒出厦门这座城市奋进的天际线。将这宏伟蓝图从地基浇筑至云端的,是一股向上攀登的“混凝土力量”。

2024年4月,由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厦门海洋公司供应混凝土的中交白鹭西塔项目顺利封顶,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达240.4米,刷新了近8年来厦门市超高层泵送记录。

攀登云端,必先筑牢根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最忌中断,一旦下层初凝产生冷缝,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厦门海洋公司副经理甘毅全说道。当年5月,白鹭西塔主塔楼基础筏板浇筑中,技术团队借鉴过往案例经验,详细梳理施工工艺流程、浇筑顺序及质量控制要点,确定“核心筒向周边延伸、分层浇筑”方案,并从信息沟通、物资设备到后勤保障制定多项应急预案。现场投入5台泵车、50台搅拌车,15台备料待浇,仅用54小时完成1.1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打响全面施工的“第一枪”。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犹如向云端发起的“耐力竞赛”,混凝土需在长距离输送中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匀质性和流动性。随着河砂资源紧缺和环保政策收紧,机制砂逐渐成为主流原料,但其石粉含量高、颗粒棱角明显的特性,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与扩展度较差,给白鹭西塔这个厦门首例纯机制砂超高层项目带来严峻挑战。

“太稠易堵管,太稀易离析,都有安全风险。”试验组组长林志明介绍。为找到合适的混凝土“配方”,技术团队严选周边矿区的碎石和机制砂等骨料,提前储备砂石进行均化。依据和易性、强度等关键指标,反复开展水泥与矿物外加剂适应性试验,历经数十轮配比调试与性能验证,优选矿物外加剂种类与掺合料最佳掺量,成功设计出采用0.29的水胶比、45%的砂率、具备高强高耐久和超高泵送性能的C6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泵送上,传统多级接力泵送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堵管爆管风险大,技术团队经过方案对比,最终采用由高压泵和管道将混凝土“一泵到顶”的泵送方式,但这对泵送设备及泵送工艺要求较高。技术团队通过对白鹭西塔项目实际垂直高度泵送压力反复验算,最终采用28兆帕双动力超高压泵,还创新设计专用管道卡扣预埋标准工装,就像是为管道系上“安全带”,有效解决高压泵送工况下管道晃动导致的漏浆、漏气等密封性问题。针对场地限制,技术团队优化管路布置,将水平管环绕主塔核心筒敷设,缓冲垂直管道内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压力。实现超长距离泵送“零密封事故”。

中交白鹭西塔项目封顶后,厦门海洋公司及时牵头组织召开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技术研讨会,系统总结配合比设计、设备选型等创新实践,为厦门国际银行新总部大厦等项目提供复制样板。2025年7月,“三航混凝土”再传捷报,完成厦门国际银行新总部大厦210米核心筒浇筑任务,彰显200米以上超高层混凝土泵送领域的硬核实力。

泵车轰鸣渐远,向上的征程未止。如今,一座座由“三航混凝土”浇筑的地标巍然屹立,凭借超高层混凝土泵送领域的核心技术实力和精益管理理念,“三航混凝土”正为厦门城市建设不断贡献着中交力量与智慧。(通讯员 练玲)

来源:中国水运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