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男神离了滤镜差距有多大,看刘萧旭就知道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15:39 1

摘要:昨晚红果榜刷新,《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三连跳直接登顶,弹幕里却刷得最多的不是剧情,而是“蔡欣洋怎么垮成这样了”。

“生图一出来,粉丝先哭为敬。

昨晚红果榜刷新,《回到70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三连跳直接登顶,弹幕里却刷得最多的不是剧情,而是“蔡欣洋怎么垮成这样了”。

镜头扫过他的侧脸,苹果肌像加班到深夜的HR,僵在半路,法令纹深得能夹住剧本。

同剧女二刘萧旭也没逃过,精修图里是小白花,现场图直接变“脱水紫菜”。

观众一边骂滤镜诈骗,一边把播放量推到1.2亿——荒诞又真实:我们嘴上嫌弃,手指诚实。

这不是简单的“颜值翻车”,而是短剧行业超速运转的“人体副作用”现场直播。

去年Q3整个市场45亿元,同比翻两倍不止,平台像打了鸡血,两周要出一部新剧。

头部演员排期表密到像Excel故障:平均每月28天工,日均18小时。

某制作人私下吐槽:“别说健身护肤,他们连哭都得按小时计费,哭慢了就耽误转场。

”于是“红气”最旺的那批人,最先被熬成药渣——观众看见的是脸崩,业内看见的是产能崩。

李佑霖算例外。

《遥相思》播完粉丝涨粉180万,机场图里他戴渔夫帽也遮不住青黑眼角,但状态还稳。

秘诀说出来像玩笑:剧组给他配了“历史顾问+生活助理”双保险,每天强制睡5小时——在短剧界堪称“大熊猫级待遇”。

数据也替他背书:62%观众把“剧情好看”打在公屏,颜值只排第三,仅次于“节奏快”。

一句话,故事够硬,新人也能破圈;故事拉胯,顶流也救不了垮脸。

平台终于坐不住。

红果月初宣布掏1亿元设“优质内容基金”,第一条标准就是“演员日均工时≤14小时”。

听花岛更夸张,直接给剧组配随队医生,演员心率过百就喊停,被同行笑称“短剧医保”。

别笑,这是用真金白银买“可持续颜值”——脸在,IP才在;IP在,股价才在。

技术派也在找后路。

后期公司悄悄上线AI换脸套餐,报价按分钟算,1分钟8万,专救“熬夜脸”。

导演一句话总结:“AI可以修垮脸,修不了垮戏,剧本烂,换脸就是给 skeleton 涂口红。

观众端的心理也在漂移。

年代剧扎堆,表面是“怀旧”,底层是“逃世”。70年代有布票,没996;有粮站,没KPI。

婆婆一句“丫头别怕,妈带你飞”,弹幕齐刷“想给老板递辞职信”。

短剧工厂捕捉到这股集体情绪,机器开得更猛,演员就成了燃料——观众要逃离现实,他们却更深地陷进现实的最内卷角落。

所以,当你下次再看到“生图翻车”的热搜,别急着吐槽演员不自律,那是一张行业超速的罚单。

脸垮只是信号,真正的坑是故事枯竭、审美疲劳、用户跑路。

平台砸钱、AI修脸、强制休息,都是给高速列车装刹车片,能不能刹住,得看司机舍不舍得松油门。

留给短剧的时间,其实比演员的脸更脆弱。

观众可以一键划走,资本可以一夜撤离,只有那些真正睡好觉、背好词、把人物写成活人的团队,才能在“两周一部”的魔咒里活下来。

毕竟,滤镜再厚,也遮不住一个行业的倦容;剧情够狠,才能留住一群疲惫的成年人。

来源:清闲的梦想SpNE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