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丨云安区石城镇:全产业链发力 做深做优“土特产”文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5:51 1

摘要:近年来,云安区石城镇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立足“农业专业镇”发展定位,聚焦畜牧养殖、茶叶、腐竹、枇杷等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土特产”提质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今年1-8月,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09.83%;8月,石城镇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

近年来,云安区石城镇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立足“农业专业镇”发展定位,聚焦畜牧养殖、茶叶、腐竹、枇杷等特色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土特产”提质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今年1-8月,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09.83%;8月,石城镇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百千万工程”专业镇。

▲石城镇

丨夯基固本,厚植产业发展土壤

石城镇坚持规划先行,明确以“种养+加工”为核心,着力延伸肉牛、茶叶、枇杷、腐竹等产业的链条。借助国道、省道交通优势,串联起分散的产业资源,形成集聚效应。依托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了从牧草种植到有机肥加工的配套产业链发展。留洞村的枇杷集市与土特产展销街,不仅活跃了“路边经济”,更提升了当地土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石城镇留洞村的枇杷集市

人才支撑同步强化。石城镇通过人才驿站引进培育专业人才,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上半年开展农技专项培训4场,覆盖200人次;通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对接科技特派员及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储备腐竹制作、作物种植“土专家”12人,助力禅金茶1号试种、枇杷品质提升,年内鲜果畅销并获全国人大网报道。

▲石城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对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直播销售迳心茶

要素集聚推动规模壮大。石城镇全力扩大肉牛产业养殖规模,优化智能化车间与冷链中心,打造“大湾区牛肉供应基地”;腐竹产业整合提升“腐竹产业一条街”,研发多样化产品,推进标准化生产;茶叶、枇杷产业扩能提质,建成种植采摘体验基地,引入高校改良品种,枇杷种植达1000亩,形成“种植-采摘-销售”标准化链条;茶叶种植2400亩,覆盖生态种植、手工炒制、文化体验等环节。

▲石城镇托洞腐竹厂

丨品牌赋能,拓宽价值转化路径

石城镇以“龙头企业+产业融合”激活品牌效能。肉牛产业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犇犇养殖等企业形成集群,带动牧草、有机肥加工等配套发展;腐竹产业以托洞云星腐竹为龙头,组建协会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迳心茶引入全球共德公司建100亩示范基地,构建“种植-加工-品牌-销售”全链条,通过工艺优化、专营店及电商推广带动茶企茶农增收。目前,全镇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特色经济企业11家。

▲石城镇省级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

借力南海桂城结对帮扶,石城镇建立特色农产品消费帮扶名录库,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枢纽,联结农户规模化种养,对接珠三角批发市场、商超及配送企业。结合农村客货邮融合,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托洞腐竹”出村进城,形成“交通+产业”模式。目前,118家腐竹加工主体覆盖种植、加工、包装及电商全链条,外销年产值达1200万元;上半年助销枇杷至珠三角约10万斤,实现山货直供湾区。

▲石城镇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

科技赋能加速产业升级。石城镇推动企业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合作,签订科技协议,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校企工作站,开展肉牛繁养、茶树种植等研发培训;依托肉牛产业园搭建云安肉牛研究院,设省农科院畜牧专家工作站,实施系列研究项目,提升养殖效益。

▲石城镇人才驿站专家和佛山帮扶工作队陪同客商到油茶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丨链式发展,构建深度融合格局

石城镇以“科技赋能、特色引领、三产融合”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人才保障”创新培育体系,重点扶持各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同时,积极搭建多元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除了持续升级省级肉牛产业园,还以共德茶园、腐竹街、枇杷集市等为载体,打造新品种、新产品孵化基地,并与高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的建设,则为创新成果提供了直接的展示与销售窗口。

▲南海企业与石城镇合作共建“共德茶园”项目

通过加强科技特派员指导与先进设备应用,石城镇不断优化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以及枇杷、茶叶的种植加工工艺。结合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发腐竹、枇杷类特色小吃,延伸加工链条。此外,深化畜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有机肥加工与枇杷、大豆种植的联动,创新了产业循环模式,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石城镇特色农产品

来源:云安融媒

相关推荐